張文宏院士最近怎麼了?新華社上海3月28日電(記者周琳 張建松 仇逸)3月27日,上海科協組織了一場特别的研讨會,聞玉梅、趙國屏、張文宏等20多位專家,就新冠病毒的演化、救治等話題,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讨論在這場信息量極大的研讨會上,記者發現了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小細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張文宏院士最近怎麼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華社上海3月28日電(記者周琳 張建松 仇逸)3月27日,上海科協組織了一場特别的研讨會,聞玉梅、趙國屏、張文宏等20多位專家,就新冠病毒的演化、救治等話題,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讨論。在這場信息量極大的研讨會上,記者發現了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小細節”。
張文宏的黑眼圈
“做科普我是業餘的,我覺得自己醫生做得還不錯。”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以這樣輕松的方式開頭。記者注意到,一直在喝咖啡的他,頂着一雙非常醒目的“熊貓眼”,黑眼圈幾乎覆蓋了整個眼周。
前一天晚上和美國留學生進行連線之後,回到宿舍已是半夜12點;27日一大早,他準備了下午發言的内容、28日要進行的12個國家防控經驗交流的課件後,就立刻到病房裡查房;中午,又從離市區數十公裡的上海金山,趕來進行研讨。
“聞玉梅院士常常問我:每一次新發傳染病來的時候,你們準備好了嗎?說老實話,晚上我是睡不着的,我會給自己靈魂之問:我準備好了嗎?”張文宏說,下一步他的工作重點,第一還是要抓臨床的救治,現在上海輸入型病例還有不少,當下就是要在前期的基礎上,把上海的防控救治做成“銅牆鐵壁”;第二點是把中國前期積累的經驗,向全球做介紹,共同戰“疫”。
從守“家門”到守“國門”,在以科技為基礎的支撐上,上海正在逐漸做好準備。“我們不希望做救火隊員,而是在科技基礎上做精準防控。”張文宏說,上海團隊會加緊合作,把疫情徹底控制住。“我認為這是人類曆史上最難對付的病毒之一,未來科技支撐顯得尤為重要”。
盧洪洲的合照
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教授盧洪洲在開始報告之前,曬出了一張特殊的合照。這是他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等人的一張合照,拍攝時間是2019年12月。他告訴記者,12月17日他應邀在武漢對金銀潭的全體醫務人員做了3個小時的培訓,主題就和公共衛生事件的院内防控相關。
“這雖然隻是個巧合,但也從側面說明,上海和武漢一直在進行密切互動。”盧洪洲說,現在上海和世界衛生組織、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溝通,時刻将診療的經驗固化下來。
其實面對一個全新的病毒,我們所了解的仍然是冰山一角,任何一個小進展,都在為全球抗疫積累經驗。瑞金醫院的團隊根據各類交通大數據發現,從武漢離開的人通過汽車是最多的、坐高鐵是排第二的,真正坐飛機的并不多,為武漢周圍地級市的防控提供了數據參考。
“我們已經把這個信息告訴意大利的同事,應該管控道口,如果想把傳播源切開的話,道口是非常重要的傳播途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甯光說,這些都是很小的進展,但是它确實能夠回答一些重要的問題。
院士們的“小抄”
86歲的聞玉梅、75歲的陳凱先、72歲的趙國屏、70歲的饒子和四位院士正好坐在研讨會桌子的中間位置。在發表完主旨報告後,饒子和院士就打開電腦記錄大家的發言,其他院士們則在本子上記了詳細的幾頁紙。
會後,記者拍攝了陳凱先院士的部分“小抄”。作為研讨會主持人的他,在主持稿上寫下了這樣幾段:協同、社區動員、口岸、老百姓的防護等。他記下的,正是複旦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所說的三道關口:口岸措施逐漸升級、個人防護要堅持做好、醫療機構的“哨點”功能更好發揮。
“上海又增加了180多個發熱‘哨點’門診,希望把我們的監測防控網織得密一點、靈敏一點,真正保護這個超大型的國際大都市,既能恢複常态化的工作生活學習,又能防控住新冠病毒,共同等到疫苗出來的那一天。”吳凡說。
2個多月不分日夜的科研攻關,科學家們手中的“工具箱”正在逐漸豐富: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病毒基因組序列公布,多種藥物正在篩選并有部分取得階段性結論,診療方案不斷完善……
在第一階段的防控過程中,上海科研人員的奮鬥給出了這樣的答卷:密接者排摸徹底,截至目前上海沒有發現一例感染來源不清楚的病人;上海向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試劑盒和影像設備;本地患者出院率超過九成。
正如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所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科技戰線和廣大科研工作者精銳出戰,以沖鋒的姿态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在最短的時間裡,集中力量展開科研攻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