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的師傅叫師公,“師傅”一詞,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在《榖梁傳》昭公十九年中有這樣的說法:“羁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年已8歲的兒童,如果不進學從師,那是父親的罪過。這句話中師傅說的就是老師的意思。
秦漢以後,師傅由泛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演變為了專指帝王的老師。師傅的這一意義,來源于太師和太傅的合稱。這時的“師傅”,總是和“宮廷”、“儲君”、“太子”等字眼聯系在一起。顯然是因為“師傅”的地位太尊、聲望太高,所謂的“身為師傅,貴極人臣”,這一稱呼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排他性。
直到南宋開始,“師傅”的所指逐漸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師也可以稱呼為師傅。在清代中後期以後,師傅就多用來稱呼工商、戲劇等行業中傳授技藝的人。到二十世紀60年代,按照工人們在工廠互稱“師傅”的習慣,可以稱呼任何一個成年人或者是年長的人為師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