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和邏輯學
數學結論的正确性,取決于公理的正确性,以及邏輯的嚴密性,因此數學和邏輯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像歐幾裡得幾何這種數學體系,完全依賴于邏輯。
但是,數學和邏輯又是完全獨立的兩門學問,不能混為一談。
一般認為,邏輯是人類理性的體現,它的基本原理其實都是大白話,但是仔細琢磨起來很有道理,更關鍵的是,隻有少數人能夠堅持那些看似大白話的基本原理。
同一律:蘋果就是蘋果,不是橘子
首先要說的是同一律,它通常的表述是,一個事物隻能是其本身。
這句大白話背後的含義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注意這裡說的是個體,不是群體。一個事物隻能是其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什麼事物。
蘋果就是蘋果,不會是橘子或者香蕉。因為有同一律,我們才可以識别出每一個個體,這在數學上可以用A=A這樣的公式表示,而且當一個個體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去之後,它就不會在原來的地方而會出現在新的地方。
同一律:蘋果就是蘋果,不是橘子
·比如我們有一個等式X 5=7,當我們把5從等式的左邊移到右邊去之後,就變成了X=7-5,等式的左邊隻有X,不可能再有5這個數字了。
·很多孩子解方程,把數字從一邊移到另一邊的同時,忘記了把原來的數字消去,最後題做錯了,自己還有家長隻是覺得粗心了而已。
其實在每一次粗心的背後,都有概念不熟悉的深層次原因。具體到這個問題,就是根本不理解同一律。
同一律:蘋果就是蘋果,不是橘子
同一律在集合論中特别重要,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必須都是獨一無二的。比如我們說整數的集合,裡面隻能有一個3,不能有兩個,如果有兩個,就出錯了,這一點很容易理解。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自覺不自覺地在違反同一律,一個最典型的情況就是偷換概念,具體講就是把不同含義的概念使用了同一個名稱,達到瞞天過海的目的。
同一律:蘋果就是蘋果,不是橘子人
有些時候偷換概念是不自覺的,比如很多詞的含義有二義性,他搞不清楚,造成了自己頭腦的混亂,或者把一個個體和一個集合等價起來,以偏概全。
比如有些人會講,股市都是騙局,他們的經驗是來自一部分股票,是個體,但是講這句話的時候,就把股票換成了集合也就是股市。
自己不懂的邏輯,頭腦不清,講出的話違反了同一律後,就會造成别人的誤解,甚至自己也會被繞進去,很多人缺乏好的溝通能力,可以溯源到講話經常違反同一律上
同一律:蘋果就是蘋果,不是橘子
另一方面,也有人是故意違反同一律,比如悄悄改變某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它變成了另外一個概念,或者将似是而非的概念混在一起講。
比如商家常常用“限量版”這個詞對外宣傳,讓人感覺數量非常有限。其實世界上任何商品的數量都是有限的,隻是多和少而已。很多商品,并沒有限量版一說,但其實數量比同類的限量版要少很多。比如說施坦威鋼琴一年一共生産2000台左右,大型的 ModelD隻有上百台,但是施坦威從來不說限量版。
同一律:蘋果就是蘋果,不是橘子
·相反,日本限量版的鋼琴數量常常比施坦威相應型号的總數量多很多了,但是一說限量版,大家就有高大上的感覺,這其實是偷換了限量版這個概念的外延。
·再舉一個例子,你會發現美國的左派和右派都在喊平等,但是總是在吵架,因為他們一個說的是結果平等,一個說的是機會平等,這是因為把很多相混淆的概念裝進了一個名詞中,違反了同一律。
同一律:蘋果就是蘋果,不是橘子
·在數學上,要嚴格遵守同一律。為了防止出現違反同一律的情況,就需要把概念定義得極為精确,在法律上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我和别人溝通時,我常常會用我的語言複述一下對方的話,明确我們是在讨論同一件事情,這一點很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和别人溝通中的誤解,就來源于忽視了同一律。
矛盾律:不可能既是A又不是A·接下來要說的是矛盾律。它通常的表述是:在某個事物的某一個方面(在同一時刻),不可能既是A又不是A。我們前面介紹的數學中的反證法,就是基于矛盾律。
矛盾律“contradiction”一詞是由兩個詞根組合而成的,前一個詞根“contra”是“相反”的意思,第二個詞根“dict”是“講話”的意思,顧名思義,它就是指講話的意思相對立。
矛盾律:不可能既是A又不是A
也有人把矛盾律看作是同一律的延伸,因為“是A”和“不是A”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自然不可能相同。我之所以強調事物的某一個方面,因為事物本身可能是多方面的,不同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表現。
有同學問,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否違反矛盾律?
這其實不違反,因為它講的是一個事物的不同方面。
矛盾律:不可能既是A又不是A
·類似的,有人會講,我人在某處,心卻在你身邊,這也不違反矛盾律。但是如果說,某時某刻,我人在北京,人又不在北京,這就違反了矛盾律。在辦案中,我們說的不在場證據,之所以能成立,是因為有矛盾律作保證。
在數學和自然科學中,很多重大的發現都是源于矛盾律的使用。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和無理數的内容中,這個定理和有理數性質的矛盾,就導緻了無理數的被發現。
矛盾律:不可能既是A又不是A
·在物理學上,麥克斯韋方程組和經典力學方程的矛盾,就導緻了後來相對論的提出。在生活中,有人會挑戰矛盾律,比如有人說:“我是一個矛盾的人,既慷慨大方,又斤斤計較。對于教育我總是慷慨解囊,對自己的生活非常節省。”
這種說法看似沒有違反矛盾律,其實已經違反了前面講的同一律,因為偷換了概念。
排中律:“是非”明确·最後,我們來說說排中律,它通常的表述是,任何事物在明确的條件下,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的判斷,不存在中間狀态。
·比如在數學上,一個數字,要麼大于零要麼不大于零,沒有中間狀态。有人可能會說,等于零不就是中間狀态麼?其實大于零的反面并非小于零,而是不大于零或者說小于等于零,因此等于零的情況其實就是不大于零的一種。
排中律:“是非”明确
·排中律保證了數學的明确性,通常我們在數學上使用排中律原則最多的時候,就是在所謂的排除法或者枚舉法中。當我們排除了一種情況時,和它相反的情況就一定會發生。
如果有多于兩種對立的情況,我們可以先把所有可能的情況二分,然後再不斷二分,直到每一個彼此不重複的情況為止。在計算機科學中,任何和二分相關的算法,其邏輯基礎都是排中律。
排中律:“是非”明确
·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1976年,美國數學家阿佩爾和哈肯借助電子計算機,證明了四色(地圖)定理。這是圖論中一個非常著名的難題,它說的是在任何地圖上,隻要用四種顔色就能夠給所有的國家(或者地域)染色,保證相鄰的地域顔色不同。這個問題的難度在于情況太多、太複雜,因此數學家們努力了100多年也沒有結果。阿佩爾和哈肯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們用計算機窮舉了所有的情況,然後借助計算機一一證明了各種情況。
排中律:“是非”明确
·講到排中律,就不得不講西方人和東方人在思維上的一種差異。在美國的大學和研究生升學考試SAT和GRE中,都要寫作文,作文題目通常是就一個觀點發表贊同或者反對的意見。
中國學生的思維方式,常常是“既要…又要…,比如讓他分析是否要禁煙草,他會說:“因為吸煙對人體有害,因此我贊成禁煙,但是來自煙草的稅收在國家的總稅收裡占很大的比例,所以,也不贊成完全禁煙。”
排中律:“是非”明确
這種作文或許在中國的高考中能得到不錯的分數,但是在SAT和GRE的考試中,都會是不及格的分數,因為它首先違反了排中律。這不是文學寫作水平的問題,是邏輯上的問題。通常,稍微有一點邏輯的人在講話時,會注意不違反排中律。但是不少人在不注意的時候,還是會被人設套。比如一個檢察官問犯罪嫌疑人:“你收受的賄賂中有沒有奔馳汽車?”這其實就有一個圈套,因為問話包含了一個預設,即對方已經有了收受賄賂的行為。
排中律:“是非”明确
·對此問題,如果簡單地回答沒有,其實等于變相承認了自己有受賄行為。
有經驗的辯方律師這時候需要向法官提出抗議,抗議檢方這種設有圈套的問法。當然,作為被告方,好的回答是否定對方的大前提,即直接回答,我根本沒有接受過賄賂。
充分條件律:有果必有因
此外,很多邏輯學家也把“充分條件律”和上述三個基本原則等同起來,一同稱為邏輯的四個基本原則。所謂“充分條件律”,講的是任何結論都要有充足的理由,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果原理
任何數學的推理,都離不開充分條件律。
·充分條件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宇宙中任何事物不能自我解釋,或者說不依賴于其它事物而存在。
充分條件律:有果必有因
比如邏輯學家們經常會講,為什麼有我呢?不是天生就有我,而是因為有我的父母存在。再比如說,為什麼張三數學成績好?是因為他聰明,老師好,學校條件好,或者學習努力而且方法好,等等,而不是毫無條件的,天生數學就好。當然,很多時候僅僅一個或幾個條件本身還夠不成充分條件,需要上述條件都滿足才行。
·數學正是因為有内在的邏輯性,才避免了可能的自相矛盾之處。
充分條件律:有果必有因
·這一講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人們通常會身陷矛盾而不自知,因為缺乏邏輯性。
人們有時也會對某個重要的事物想不清楚,不知道該如何作判斷,其實運用邏輯,把事實分析一遍,真相就清楚了。這應該是邏輯學和數學給我們的啟發。而學習邏輯很好的方法就是學習好數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