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看《三國志》也好《三國演義》也罷,當看到人物介紹的時候總會看到諸如姓劉名備,字玄德這樣的說法。這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古代時候,漢族家庭的男子在行冠禮後(一般20歲),就不在直呼他的名,認為這是對人的不尊重。而又不能張三李四的叫喚,所以就另取一個和自己本名涵義或者志向相關的别名,統稱為字,用來表示本人和他的行為道德理念等等。因此我們在看古代書籍的時候,基本上隻要是個弱冠後的男子,除了原有名字之外,都有字的。
這點就是連一品官老爺或者麻雀飛青天這類朝代遊戲也都有如此設定。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出現。比如在《三國演義》裡面,就有三個人是沒有任何表字的,分别是典韋,周倉還有劉封。對于出現的這種情況,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對此這裡小編就幫大家好好探究探究。其實我們看《三國志》或者《三國演義》,說白了那都是說三國“成功人士”們的奮鬥史。不信小編問下你們,你們知道關羽張飛張郃手下人馬當中某一個小兵的名字嗎?很顯然是不清楚的是吧。而我們看到的曆史書籍那都是記載大人物的事迹,由于他們大多都是起點高,所以無論是姓名還是表字,家裡都早早給整好了。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也就有了一個錯覺,認為古代男子20弱冠之後都有表字,其實這是不對的。表字那是貴族們才玩的東西,而那些出身低賤的人就沒有那麼講究了,在古代那種朝不保夕的年頭裡,普通人能吃飽飯,能活下去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了,因此生下一個孩子時,能托人(沒辦法,窮的不認字,取名還得花錢)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那就是哦彌陀佛了,還哪有功夫和錢财給孩子取如此文雅的表字?要是沒那取名的錢,幹脆就自己起個李狗蛋,王二麻子就不錯了。 而《三國演義》裡面,比較典型的就數典韋和周倉兩人了。
先說典韋,典韋出身低賤,但身體魁梧,力氣過人,有這樣的身材,自然是屬于那種能吃的主,他的父母為了養活他自然就費了不少力氣,那還有心思給他取表字的?所以他到死也沒表字。還有一個是周倉,也跟典韋一樣,出身低賤,幹過黃巾軍,當過山賊,就是為了養活自己罷了哪裡還有功夫取那可有可無的表字?可見當時很多人也都是沒有表字的。就跟朱元璋一樣,一輩子裡半輩子讨飯,哪有什麼字?後來當皇帝了,也才有心思琢磨自己的表字。 不過話說回來,有一個出身比較高的人也沒有表字就很奇怪了,這人就是劉備的養子劉封。
按道理來說,劉封能當劉備養子,那出身應該也是不低的,不然一個平民百姓的孩子肯定是入不了擁有劉皇叔光環的劉備法眼的。哪怕我們按照《三國演義》裡面的說法,劉封也是出身卑微,但跟了劉備之後那什麼說也得跟朱元璋一樣搞個表字啊,為何曆史都說劉封無字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劉封應該是有字的,但由于他是被劉備下令處死的,這一刀是斷父子情誼,一刀斷骨肉至親,一刀是斷父子因果,所以表字也跟着收回了。至于劉封原來是字“三刀”還是字“水貨”,那就不得而知了,但他原先有表字那是肯定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