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澆築簡介
1、混凝土
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将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複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
2、混凝土特點
目前我項目部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供應商為中路及睿衡攪拌站。商品混凝土是以集中予拌、遠距離運輸的方式向施工工地提供現澆混凝土;是現代混凝土與現代化施工工藝的結合的高科技建材産品。商品混凝土是指以集中攪拌、遠距離運輸的方式向建築工地供應一定要求的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是現代混凝土與現代化施工工藝的結合,它的普及程度能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和現代化程度。集中攪拌的商品混凝土主要用于現澆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從攪拌、運輸到澆灌需1~2h,有時超過2h。因此商品混凝土 攪拌站合理的供應半徑應在l0km之内。
二、混凝土澆築前準備
1、材料、場地、機械、人員準備
(1)确認當前澆築區域所需混凝土方量,聯系混凝土攪拌站,提前報好混凝土計劃。
(2)确定好泵送點,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進出路線。
(3)準備好澆築混凝土需要的天泵車、汽車泵或者塔吊。
(4)現場管理人員做好混凝土車現場調度工作,避免出現混凝土車長時間等待或者混凝土标号卸錯的情況。
2、作業條件
(1)澆築混凝土層段的模闆、鋼筋、預埋鐵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合格,符合設計要求,并辦完隐蔽、預檢手續。
(2)澆築前應将模闆内的垃圾、泥土,鋼筋上的油污等雜物清除幹淨,并檢查鋼筋的水泥砂漿墊塊、塑料墊塊是否墊好。如使用木模闆時應澆水使模闆濕潤。柱子模闆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後再封閉。
(3)澆築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支搭完畢,經檢查合格。
(4)水泥、砂、石及外加劑等經檢查符合有關标準要求,試驗已下達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
(5)電子計量器經檢查衡量準确、靈活,振搗器(棒)經檢驗試運轉正常。
(6)下雨天或下雪天要有專門的混凝土澆築方案,氣候條件太過惡劣的應錯開時間避免或及時停止澆築混凝土。已經澆築的混凝土應做好相應保溫養護措施。
三、混凝土澆築要求
1、混凝土運輸
泵送混凝土時必須保證混凝土泵連續工作,如發生故障,停歇時間超過45分鐘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内殘留的混凝土。
2、振搗要求
(1)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米,如超過2米時必須采取措施。
(2)澆築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每層澆築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程度決定,一般分層高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厘米。
(3)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cm)。 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隙。
(4)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
(5)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闆、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灌,并應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正完好。
3、柱的澆築
(1)柱澆築前底部應先填以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于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随時敲打模闆。
(2)柱高在3米之内,可在柱頂直接下灰澆築,柱高超過3米時應采取措施用串筒分段澆築。每段的高度不得超過2米。
(3)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築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時應留在主梁下面。
4、梁闆澆築
(1)肋形樓闆的梁闆應同時澆築,澆築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将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築成階梯形,當達到闆底位置時再與闆的混凝土一起澆築,随着階梯形不斷延長,梁闆混凝土澆築連續向前推進。
(2)和闆連成整體的大斷面允許将梁單獨澆築,其施工縫應留在闆底以下2- 3cm處。澆搗時,澆築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後再下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後再下料,梁底及梁膀部位要注意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3)施工縫位置:沿着次梁方向澆築樓闆,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範圍内。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或闆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縫宜用木闆或鋼絲網擋牢。
(4)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築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築,在繼續澆築混凝土前,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應鑿毛,剔除浮動石子,并用水沖冼幹淨後,先澆一層水泥漿,然後繼續澆築混凝土,應細緻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5、樓梯澆築
(1)封閉式樓梯段混凝土自上而下澆築,且振動棒由上部進行振搗。
(2)施工縫:樓梯混凝土宜連續澆築完,多層樓梯的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三分之一部位。
6、養護
(1)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内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濕潤狀态,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晝夜。
7、允許偏差
軸線位移 5mm
垂直度 8mm
标高 ±10mm
截面尺寸 8,-5mm
表面平整度 8mm
預埋管件 5mm
四、混凝土澆築存在質量缺陷
1、蜂窩
原因分析: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模闆有縫隙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石子過大;基礎、柱、牆根部下層台階澆築後未停歇就繼續澆築上層混凝土,以緻上層混凝土根部砂漿從下部湧出而造成。
2、露筋
原因分析:鋼筋墊塊位移,間距過大、漏放,鋼筋緊貼模闆造成露筋或梁、闆底部振搗不實也可能出現露筋。
3、麻面
原因分析:模闆表面不光滑或模闆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闆上造成脫皮麻面。
4、孔洞
原因分析: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築上層混凝土。
五、混凝土澆築質量通病防治
1、柱體根部爛根
嚴格控制樓闆混凝土的平整度,對樓闆平整度要求誤差控制在3mm以内,支設模闆之前對樓闆平整度進行檢查,對于不能滿足要求的部位,提前找平,貼海綿條。避免根部漏漿,造成爛根。嚴格控制澆築混凝土之前澆灌砂漿工作,避免出現不澆築砂漿,或砂漿澆築厚度不夠就澆灌混凝土。
2、頂闆混凝土出現裂縫: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加強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的抹壓工作。抹壓必須超過兩遍。避免澆築混凝土過程中出現的裂縫,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工作。
3、混凝土氣泡過多、離析、欠震:
嚴格控制一次澆築厚度,同時振搗時嚴格遵守快插慢拔的要求。振搗時間嚴格遵守控制混凝土不再沉落和無氣泡出現的原則。
4、麻面:
專人負責模闆面清理,脫膜劑塗刷。做到闆面幹淨,脫模劑均勻。控制拆模時間,進行試拆。确保不粘模。
5、蜂窩:
應嚴格控制分層澆注厚度,模闆縫隙應及時修補。在鋼筋較密處嚴格控制振搗時間,杜絕漏振現象。
6、露筋:
墊塊間距不宜過大,不應出現漏放部位。梁闆底部應振搗密實。
7、孔洞:
鋼筋較密部位在振搗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避免出現未經振搗就繼續澆注上層混凝土的現象發生。
六、混凝土澆築注意事項
1、在混凝土澆築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停止澆築。
①混凝土初凝并超過允許面積;
②混凝土平均澆築氣溫超過允許偏差值,并在1小時内無法調整至允許溫度内;
③在澆築過程中出現大雨或暴雨天氣。
2、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鑿出已澆築的混凝土并重新澆築。
①不能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或對建築物帶來不利影響的級配錯誤的混凝土料;
②長時間凝固、超過規定時間的混凝土料;
③下到高等級混凝土澆築部位的低等級混凝土料;
3、澆築完的混凝土必須遮蓋來保溫或者防雨。
4、混凝土的搗實混凝土的振搗首先要根據設計混凝土的厚度來選擇振搗器,一般平面面積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闆應選擇表面振搗器,對振搗器面積尺寸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構件或厚大結構的混凝土應選擇插入式振搗器。操作時應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表面層混凝土拌和物振動過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和物振動不足結構不勻;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籍振動力能于振動器抽出時均勻填滿振動器留下的空間。振搗時間視混凝土不再顯着下沉,同時不再出現氣泡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現水泥漿時為準。插入點應均勻交錯排列,插點間距不應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隻有遵守了這些操作程序,才能使混凝土振搗密實。
5、混凝土拌合物的養護混凝土的凝結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必須在适當的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就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而逐漸硬化。混凝土養護分人工養護和自然養護。為保證混凝土養護期間内的濕潤狀态,應每天不斷的澆水,隻有強度達設計要求強度70%以上,方可停止養護。
6、混凝土的拆模拆模的時間早晚直接影響到混凝土質量和模闆的使用周轉率。拆模時間應根據設計要求、氣溫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情況而定。對非承重構件,隻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上,且其表面和棱角不會因為拆模造成損壞時,方可拆除模闆。對承重構件,隻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混凝土設計标号的百分率後方可拆模。對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側模宜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當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前拆除。
7、在混凝土澆築施工的過程中,在拆模的過程中是一項重要的施工工序。在拆模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混凝土拆模的工序,更是要檢查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各個質量問題和其中容易出現的額各種缺陷,在發現缺陷的過程中要及時的進行修補措施。避免日後的維修帶來影響和不利因素。對面積小、數量不多的蜂窩或露石的混凝土,先通過鋼絲刷或者壓水進行沖洗和沖刷其基層部位,然後在使用其主要的水泥漿進行找平。對較大面積的蜂窩、露石和露筋應按其全部深度鑿去薄弱的混凝土層,然後再進行用鋼絲刷或加壓水沖刷的施工過程,這樣有利于在施工的過程中良好的搗實過程,避免在施工中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與影響因素。對影響工程結構安全及使用工程的缺陷,提出相應的設計過程和解決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