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雪梅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雪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1:03:56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雪梅?一生字暮(mù) 吟(yín) 題(tí) 側(cè) 峰(fēnɡ) 廬(lú),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雪梅?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雪梅(四年級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暮江吟題西林壁雪梅)1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古詩三首雪梅

一生字

暮(mù) 吟(yín) 題(tí) 側(cè) 峰(fēnɡ) 廬(lú)

緣(yuán) 降(xiánɡ) 費(fèi) 須(xū)遜(xùn)

輸(shū)

二 多音字

橫 héng( 橫沖直撞) hèng(蠻橫)

降xiáng(投降) jiàng(從天而降)

三 詞語

暮色 吟誦 題詞 側面 山峰 廬山

緣故 投降 費勁 必須 遜色 輸赢

四 詞語解釋

瑟瑟:詩中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的青綠色。

可憐: 可愛。

似: 好像。

真珠: 詩中指珍珠。

題: 書寫,題寫。

不識: 不能辨别、認識。

面目: 面貌。詩中指廬山所呈現的景象。

緣: 因為。

降: 服輸。

閣:同“擱”,放下。詩中讀 gē。

評章: 評議。詩中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遜:不及,比不上。

五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 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與元稹并稱“元白”。其詩語言通 俗易懂,相傳老妪也能聽懂。有《白氏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

蘇轼(1037-1101)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号東城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代表作有《赤壁賦》《飲湖上初晴後雨》《江城子·密州出獵》等。

盧钺(yué) 南宋詩人。字威節。閩縣人,擅長寫植物,喜歡詠花,尤其是梅花。留下兩首《雪梅》詩。

六 《暮江吟》

1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詩意:紅日西沉,餘晖鋪灑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光處呈現出紅色,未受光處呈現出青綠色。

詩句賞析:詩的前兩句寫日暮時分,夕陽與江水相映成趣,“一道”與“鋪”寫出夕陽餘晖是灑滿江面的,而“瑟瑟”和“紅”的顔色對比,能讓人産生豐富的想象。

2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詩意:九月初三的夜晚,多麼叫人人喜愛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樣閃爍發光,月亮如同一張彎弓挂在空中。

詩句賞析:詩的後兩句以“九月初三夜”作為過渡,将時間從傍晚引至入夜後,“可憐”是詩人脫口而出的真情稱贊,“露似真珠““月似弓”兩處比喻的使用,更生動為地描繪出了景色的美妙。

3 .一句詩就是一幅畫,讀《暮江吟》的前兩句詩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傍晚涼風習習,詩人望向遠處,夕陽西下,水面碧波蕩漾,夕陽的餘晖在江面鋪展開來。光在跳躍,江面的顔色豐富而美麗。

4 《暮江吟》中的“鋪”可以換成“射、照”嗎?為什麼?

答:不可以。因為“殘陽”已經非常接近地平線了,幾乎是貼着地面照射過來的,就像鋪在江面上一樣,展現了一幅夕陽餘晖在水面展開的壯美景象。“鋪”字更柔和,有動感,更宏大;“射、照”則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5 《暮江吟》中為什麼是“真珠”而不是“珍珠”?

答:在詩中,“真珠”是“珍珠”的意思。但二者不是完全等同的關系,不能互相代替使用。

“真珠”一詞并不專指“珍珠”,還表示“簾子、酒、荔枝、露珠”的意思。不同的語境中,不能把二者視為同一個詞的兩種不同寫法。

七 《題西林壁》

1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詩意: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山峰巍峨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樣子。

詩句賞析:詩的前兩句寫遊山所見,說明随着觀察點的變化,廬山呈現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嶺”“峰”具體描繪出山的形态,“各不同”則給讀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間。

2 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詩意: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的面貌,是因為我正身處廬山之中。

詩句賞析:詩的後兩句為遊山所感,真面目”是指廬山的全貌,“不識”是因為“身在此山中” 看到的隻是山的局部而非整體。

3 《題西林壁》中詩人是從哪幾個角度,處在什麼位置看廬山的?

答:詩人是從正面、側面兩個角度。從遠、近、高、低四個不同位置看廬山的,寫出了廬山不同的景象。

4《題西林壁》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哪個成語也有同樣的意思?

答:《題西林壁》告訴我們一個樸素而又重要的道理:當人沒有跳出局部從整體觀察時,就很難認清事物的真相與全貌。成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有同樣的意思。

八 《雪梅》

1 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詩意:梅和雪都認為自己占盡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這可愁壞了文人墨客,難以評議二者的高下。

詩句賞析:這兩句展現了一幅“梅雪争春圖”,通過“争”“未肯降”這種拟人化的表達,使梅和雪的形象生動起來。梅雪争春,讓詩人們費盡心思,一個“費”字準确地說明了二者難分高下。

2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詩意:其實,梅在晶瑩潔白上應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卻又輸給梅所帶的一段清香。

詩句賞析:這兩句詩描述了梅與雪的不同,“遜”和“輸”,寫出了梅、雪各自的不足,也從側面表現出對方的優點,雪勝在“三分白”,梅勝在“一段香”。

3 《雪梅》詩中“雪”和“梅”各有什麼特點?詩人是如何評價的?

答:梅花“香”,雪花“白”。詩人的評價是:“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 《雪梅》中包含了怎樣的哲理?這哲理讓你想到了哪個成語?

答:詩人借梅雪争春,分别寫出了它們各自的長處和不足,告訴我們:事物各有所長。這一哲理讓我想到了成語“各有千秋”。

九 中心思想

《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淺白的語言,描繪出他觀察到的美妙景色,抒發了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題西林壁》是宋代詩人蘇轼題寫在廬山西林寺牆上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他遍遊廬山之後的題詠。全詩道出一個樸素而又重要的道理:當人沒有跳出局部從整體觀察時,就很難認清事物的真相和全貌。

《雪梅》是宋代詩人盧钺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妙趣橫生的語言描寫了他眼中的梅和雪,從而告訴我們:事物各有所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