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雪除冰要用巧勁
下雪給駕駛員帶來很多麻煩,早晨起來消除玻璃結冰真是煩死人。正确的方法是先着車,待水溫上來後再用熱風吹風擋,把風擋玻璃的冰吹化了再将雪和冰渣用玻璃鏟刮除,切勿一上來就使用雨刮器。不過這種方法雖然标準,但缺點則是費時、費力、費油。那是不是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産生難以鏟除的積雪呢?接着看。
2.如何預防難以鏟除的積雪/結冰産生?
車玻璃結冰的主要原因是車内外的溫度不一,首先掉落到玻璃上的雪花直接融化并且結冰。結冰後再落上的雪花就是棉被一樣的雪了。而早晨,你把玻璃上的雪掃掉後,最犯愁的是下面那層冰。要預防當然也很簡單,一來是鎖車前給前風擋墊一張報紙,傻瓜但很有效;其次則是鎖車前先打開車門将車内溫度降至與室外一緻,然後用雨刮刮去車窗上多餘的雪水,這樣再落到車窗上的雪花就不會先融化再結冰了。
3.小動作避免雨刮被凍住
由于夜間氣溫較低,經常出現雨刷被凍住的情況。在風擋上的冰融化之前,請别開動雨刷刮雪,雨刷的驅動電機也可能因此燒毀。正确的方法可以是鎖車後将前風擋雨刮擡起,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雨刮被凍住的情況發生。
4.熱車很必要,水溫上升中不應急加速
車輛停了一夜之後,機油也會慢慢流到油底殼中,因此在熱車後,機油并不能馬上通過機油泵将機油運送到引擎最需要潤滑的活塞,因此對發動機的預熱是有必要的。當車輛預熱1至2分鐘後,發動機水溫并不能完全上升,此時開啟空調系統也是比較費油的,因此您不能馬上就大腳油門。正确的做法應該是:緩踩油門,自動檔車輛按照常規模式換擋,手動檔車輛在2000-2500rpm之間,待水溫升高後即可正常行駛。
■ 日常行車篇
1.保持車速和車距,多用發動機減速
雪天行車,首要是慢,其次是和前車保持足夠的距離,再有要提前刹車,當發現和前車的距離在縮短,不管什麼原因馬上收油減速并将腳放刹車踏闆上準備刹車,千萬别有僥幸心理,麻痹大意。需要刹車的時候,可以迅速降擋刹車,但絕對嚴禁摘擋刹車,這與您的車是否有ABS無關。發動機減速的效果絕對比在冰面上刹車抱死要有效和安全得多。
2.保持車窗除霧效果
雪天行車請把後窗除霜器打開,後窗結霧阻礙中後視鏡視線,不好判斷後車情況。同時,如果有後視鏡加熱或者部分高檔車型有前風擋加熱功能,請全部打開。對于車内起霧的狀況,可以使用空調 除霧擋 AC壓縮機的方法,既保證車内溫度,又能起到除霜的效果,一舉兩得。另外,在手邊預備一塊棉布,可在停車時擦拭車窗内側霧氣和反光鏡,保持良好的視線,但絕對切忌邊走邊擦。如果有條件,可以在車内玻璃上塗抹“雨敵”或類似産品以減少結霧。
3.變道轉彎前務必多留心、堵車時文明禮讓
變線時先觀察與變線車道前方車輛距離,确認後打轉向燈并多看相應方向後視鏡,确認後方車輛無危險再變線。出主路、右轉、橫穿馬路、過十字路口時,一定要特别注意自行車,同時避免彎中降擋、刹車等危險動作産生。遇到交通擁堵時,要依法有序排隊等候,不要搶占、變換車道,避免加劇擁堵。在高速公路上遇有交通堵塞時,絕對不能占用應急車道。
4.合理使用燈光,利人利己
如果沒有大霧,把後霧燈關了吧,老刺激後邊司機的眼睛容易使後車司機疲勞,對自己沒好處。倘若發現迎面來車有很多都開着示寬燈或前霧燈,前方路段可能有霧或正下着大雨。如果已經感覺到大霧影響了視線,那麼打開霧燈、近光燈并控制車速,但别開遠光燈。遠光燈的光線高挑,被大霧折射後容易射入對向行駛的駕駛員眼中,使其視線模糊。
5.利用合理的擋位,避免打滑發生
在冰面上或已經被壓實的雪地起步,如果出現打滑的情況,請用二檔起步。由于冰面的阻力較小,并不需要像普通路面那樣大的扭矩輸出。如果仍以大扭力起步的話,很容易出現驅動輪撓地空轉的情況。由于差速器的存在,前驅車會向驅動力較小的車輪一側竄動,司機會本能的修正方向盤,但仍難以控制。在遇到要上陡坡時,留好距離,用低擋大油門一下沖上去,中途不宜換擋。低擋車輪轉速低,不易打滑,另外扭力大,避免上到半截兒力量不夠停坡上做坡起或溜車。
6.注意腳感和油耗
雪天行車時,由于堵車的關系油耗會比平時要高一些,此時需特别注意油表,長時間低速行車和起步停車耗油量大,低于3/4就趕緊找地方加油。另外,在上車後,由于鞋底濕,腳感和平時很不同,粘雪水時發澀、粘泥時很滑,需留神适應。
7.若出事故保持良好心态
行車發生事故自然不會是件開心事兒,但雪天行車若萬一出事故,請您務必保持良好的心态,盡快用相機或手機記錄下事故現場後将車輛挪離現場,避免讓原本已擁擠不堪的道路雪上加霜。一般雪天行車車速都不快,撞一下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即便問題嚴重,事已經出了急也沒用,趕緊叫警察和找保險公司更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