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選擇服用益生菌“調理”腸道。
問題是,我們“吃”下去的益生菌,有多少能活着到達腸道?到達腸道後又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針對這些疑問,《消費者報道》對11款益生菌進行了兩項模拟實驗。
各位,拿好小闆凳!
有請11款益生菌亮相模拟實驗一、空腹食用等同啥都沒吃?
益生菌活性通常是指經過人體消化器官後到達腸道的存活率,存活率高就意味着活性好,功效更有保證。但我們的胃含有高濃度的鹽酸,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這也是益生菌能否“活着到達腸道”的最大障礙。
一般來講,流體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時間約為2小時。空腹時胃酸pH在0.9~1.8之間,腐蝕性較強;飽腹時pH有所升高,通常在3.0左右。
消道長留意到,部分益生菌品牌建議消費者,最好在空腹時或者飯前食用,認為這樣能減少胃酸對益生菌活性的影響。
▲圖片截取自京東某品牌宣傳頁
但是,空腹食用對于益生菌的存活不是更加嚴苛嗎?
為了更加真實、客觀地評價11款益生菌産品的存活率,本刊分别模拟了兩次體外胃酸消化實驗,包括空腹消化(PH 1.0,2小時)及飽腹消化(PH 3.0,2小時)。
實驗結果顯示,模拟空腹胃酸消化後,11款益生菌産品的存活率均為0。這說明空腹食用11款益生菌,沒有活的益生菌到達腸道,功效就更不用說了。
而在飽腹情況下,益生菌存活率差異較大。媽咪愛的存活率最高,達到98.7%,童年時光最低,僅有0.7%。另外,漢臣氏、紐曼思、合生元、童年時光、康萃樂等5款的存活率均在20%以下,分别隻有3.5%、7.8%、12.5%、14.7%、18.2%,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有業内人士透露,目前益生菌存活率低是普遍事實,因為許多企業的菌種都是直接從國外購買,沒有自主研發,又或者在篩菌時直接忽略了耐酸性評價這一步。
綜上所述,對于食用益生菌的最佳時間,模拟胃液消化的結果顯示并不是空腹,本刊建議消費者盡量在飽腹或者進食後再行食用。
模拟實驗二、沒法KO大腸杆菌?人體腸道的微生物可以分為三大類:共生菌、條件緻病菌和病原菌。共生菌占據腸道細菌數量的99%以上,與人體是互利共生的關系,能保護腸道。
條件緻病菌由于共生菌的存在而受到抑制,病原菌一般也不會常駐腸道,但感染的話會造成腹瀉等症狀。
一旦共生菌被破壞,那麼腸道菌群将會失衡,緻病菌繁殖增加、病原菌容易入侵。因此,攝入益生菌是比較常見的調節手段。
實驗中,通常采用抑菌環試驗來測定抑菌效果。通過測量抑菌圈的直徑大小來判斷抑菌能力的強弱,直徑越大意味着抑菌能力就越強。
在工程師的建議下,我們選擇了大腸杆菌這種人體腸道最常見及典型的緻病菌作為試驗中用來判斷抑菌效果的菌種。
實驗結果顯示,11款益生菌産品在體外抑菌實驗中,抑菌圈的直徑大小均沒有發生變化(5mm),這說明送檢的11款産品均未顯示出抑制緻病性大腸杆菌的效果。
工程師分析,這可能跟使用的是菌粉有很大的關系。益生菌的細菌素都分泌在胞外的,也就是在發酵液裡,發酵完畢凍成粉劑,細菌素也相應的去除了。
據悉,細菌素是微生物分泌的比較常見的抑菌物質,也是益生菌的保護腸道的生理機制之一。
如果細菌素都被去除了,那是否意味着消費者食用這11款益生菌後,都不能獲得調節腸道菌群的效果?
有專家指出,除了分泌抑菌物質,益生菌也可以跟腸道上皮細胞緊密結合形成一層生物膜屏障,抑制(阻止)緻病菌的定植,或者通過降低腸道pH、加快腸上皮細胞的代謝來抵禦緻病菌。
不過,這些抑菌機理都僅僅是理論上的分析,益生菌産品是否具有抑菌效果在實際的使用中難以去準确判斷。
不要盲目服用益生菌,要咨詢醫生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盲目服用益生菌可能帶來健康風險:益生菌攜帶的耐藥基因轉移到人體,會引起耐藥性問題。
有專家指出,抗生素能殺死緻病菌,而對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益生菌無效,這是好事。但是,如果這個抗性基因被緻病菌‘盜取’,那将後患無窮(産生耐藥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益生菌評審機構目前尚未對益生菌的耐藥性問題做出明确的規定。所以,市售益生菌産品安全性難以作出恰當的評價。
作為消費者,在遇到胃腸健康問題時不應該濫用益生菌,應該及時就咨詢醫師,并在相應的指導下決定是否食用特定的益生菌。
你是否有服用益生菌的經曆?具體的效果怎麼樣,歡迎在評論區給我們分享喲~下期再見!
【特别聲明】:本報道中試驗結果、提及品牌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産品的質量狀況。另實驗僅為模拟效果,不代表真實食用情況,敬請留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