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研究“理”的儒家學派。
四書的《大學》開頭有一段: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在這段文章裡,作者認為,要使天下太平的根本就是“格物緻知”。翻譯成現在的白話就是:考察客觀事物得到普遍規律。或者說:由具體的實踐總結出抽象的理論。
宋朝時期的儒家,認為這就是儒家的真谛,于是着重研究由具體實踐總結出的抽象的“理”。因此,又被稱為理學家。
其實,把理學家與現代科學家對比,發現,他們初衷都提出了研究客觀實際,以從中得到一個規律,但理學家在研究客觀實際中,并沒有下多少工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