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楊小娟)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美好十月,西安市雁塔區第二小學十四位語文老師參加了第三屆“如華”杯課堂教學評優活動,曆時兩周,活動圓滿結束。
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能,讓‘雙減’紮實落地”的活動主題,老師們研讀新課程标準,精讀教參和教材,關注語文核心素養,細緻分析學情,以學定教,緻力于“少教多學”,為孩子們呈現了一節節精彩紮實的課堂教學。
朱阿榮老師執教的《秋天》,通過識字、寫字、讀文、說話等語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在和語文的初步對話中感受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朱老師通過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孩子們更加直觀形象地感受秋天之美,激發學生對秋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朱老師課堂評價及時,激勵性強,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郭亞妮老師執教的《麻雀》,本課緊緊圍繞“如何把事情寫清楚”這一單元目标,抓取文本中情節、環境、叙述角度等教學點,整合文本進行寫作方法的講解。教學過程層層深入,從寫一件事情的基本架構、情節細節、感官角度,結合文本,步步滲透。巧妙地借助課前預習單、小組讨論以及朗讀感悟等環節,讓學生在課堂有所思,有所得,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效、有分享。
鄒晗雪老師所執教的《小小的船》,是一首童謠,該童謠以優美的語句描繪了一幅夜景圖。在朗讀指導方面,有層次,有方法,效果明顯。識字環節形式多樣,運用肢體動作和猜謎的方法,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并且适當進行了拓展,認識門字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做到會讀文本,會認字,會寫字。
樊樂老師所執教的《玲玲的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在梳理玲玲感情變化的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初步感悟爸爸意味深長的話,明白隻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謝從菊老師執教的《坐井觀天》,謝老師設計了多種形式朗讀、緊抓關鍵詞、動手做實驗、分角色演一演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同時,在教學中老師也善于開發白闆功能,利用與課文相關的青蛙、小鳥闆帖和頭飾等教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布置作業環節更是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沒有書面作業,以閱讀和觀看《坐井觀天》動畫片來鞏固本節課的難點。
左少媚老師執教的《江南》,左老師通過創設情景,帶領學生走進江南水鄉,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己感悟想象畫面等多種方式感受詩歌的意境,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标。
毛琳老師執教的《爬山虎的腳》,教學過程思路清晰,抓住重點,靈活多樣。老師通過讓學生做動作理解動詞和播放視頻觀看"爬山虎怎麼爬",較好地實現了信息技術與理解内容相結合,提高了教學效率。從"爬山虎爬的樣子、爬山虎怎麼爬、爬山虎的腳的變化"三個角度構建課堂,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準确生動的表達正是源于細緻連續的觀察。
李明明老師執教的《小真的長頭發》,是一本經典繪本,為學生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個故事從三個好朋友在圓桌旁的談話開始,用單色與彩色畫面相交替的方式串起現實與想象的不同場景。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充滿天真稚趣的問答,使得整個故事充滿了戲劇張力。鮮豔明快的畫面、妙趣橫生的情節、智慧幽默的對白,帶領學生走進了一個美好的童趣世界,讓學生們進行一場奇特的想象之旅。
袁愈祯老師執教的是《日月潭》,袁老師緊扣教學目标,從“朗讀正确,抓關鍵詞,展開想象,熟讀成誦”四個方面逐一引導學生有層次,分步驟地學習課文第一到第二自然段,再将學習方法遷移運用到第三四自然段,同時有效落實了課後題中背誦課文2-4段和學習積累四字詞語的要求。結合“雙減”導向,袁老師精心設計了學習單,指導學生在課堂上就完成會背誦,會書寫的學習任務,作業布置以激發學生興趣,學以緻用和啟發學生思維為主,采取二選一形式,在拓展延伸中有效融合了課内課外知識。
劉紫甄老師執教的《比尾巴》,劉老師采取寓言故事《小壁虎借尾巴》導入,調動學生積極性,并引入本課内容《比尾巴》。本課是《比尾巴》的第二課時,課上,老師先複習了上節課的生字内容,再以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去找答案。在朗讀的過程中融入标點,以及閱讀語氣的教學,啟迪孩子的語文朗讀思維。在教學的最後讓學生學會了如何仿照課文内容造句,以及展示了學生制作的作品。本節課内容生動有趣,還積極調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布置作業環節也嚴格遵守“雙減”要求,沒有書面作業,以仿照本課形式造句,用來鞏固本課的重難點。
原曉珊老師執教的課文《寒号鳥》,是一則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為了使學生能夠準确理解寒号鳥和喜鵲的不同結局,原老師引導學生在讀文中梳理時間線索,在析文中品味寒号鳥和喜鵲對做窩的不同态度和行為,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二者不同的性格特征。整堂課融聽、說、讀、寫、演為一體,環節完整豐富,銜接自然流暢,注重啟發和生成。
馬麗娜老師執教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一篇激勵學生讀書立志的文章。課文所寫内容距離學生生活比較遠,在教學中教師立足教材又沒有局限于教材,在每個教學環節都精心設計了導語,披文以入情,整合了多種課程資源充實了課堂,拓寬了本文的寬度,讓學生在讀悟結合中入境入情地去感悟文本,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孫永驕老師執教的《青蛙寫詩》,是一首富于童趣和想象的兒童詩歌。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孫老師以歌謠和扮演青蛙說話的有趣形式将孩子們帶入到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做詩的情境中。課上,老師以多種形式的朗讀為載體,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去找答案,還帶領孩子們做了表演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啟迪孩子的語文思維。在教學中體現三個結合:把閱讀和鞏固識字相結合,閱讀和培養語感相結合,閱讀與促進學生的發展相結合。
高甯老師執教的《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教學中老師組織了自讀、齊讀、同桌互讀、男女賽讀、朗誦表演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層層遞進、及時正音,指導學生讀好課文。在品讀中随即指導識字,将随文識字落到實處。老師巧妙設疑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風景畫學生整體感知春季的景物,發揮想象仿編兒歌,鍛煉了表達能力,在歡笑聲和讀書聲中學生活躍了思維,也表達了對四季的喜愛。
貟偉華老師執教的《葡萄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簡筆畫的形式促進學生對課文内容的理解,師生合作共同畫出“茂密的枝葉”,圖文并茂,孩子們切實感受到葡萄的五光十色之美。教學中穿插新疆舞,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力求讓每個孩子都能說出“為什麼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并能用畫筆畫出自己心中的葡萄溝。
本次活動也得到了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老師們的廣泛關注。
“雙減”政策下,參賽教師圍繞當堂課的教學目标,把握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要求,有效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在課堂中即落實學習任務,滲透學習方法,助力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在學科作業融合方面均有大膽的嘗試。整個活動過程,也有效提升了每位教師的專業成長。雁塔二小的語文教師将以此為契機,繼續深耕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能,向課堂每一分鐘要效率,向“雙減”工作的減負提質增效目标不斷努力進發!
編輯:媛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