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2006年,七夕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我們知道的七夕節,起源于上古,普及于西漢,在宋代達到了鼎盛。經過漫長的曆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象征愛情的節日。
七夕節,傳情達意不止于鮮花禮物,還有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創作的詩詞歌賦,他們表達情感情感總是習慣用于詩詞,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用詩詞表達七夕的呢?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
迢迢牽牛星
兩漢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賞析:這首詩講述了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這銀河看起來又清又淺,兩岸相隔又有多遠呢?雖然隻相隔了一條銀河,但也隻能含情脈脈相視無言。
乞巧
唐 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賞析:一年一度的七夕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擡頭仰望浩瀚的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這個時候,每家每戶都在乞巧,對着月亮穿針引線。唐代詩人林傑在《乞巧》一詩中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 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賞析:長久分别的牛郎織女相見不易,但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厮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這首詞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好的愛情不是天天膩在一起,經過分離考驗的感情才更可貴。彼此真誠相愛,即使天各一方,也能心心相印。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賞析:首句“煙霄微月澹長空”由寫景人手。一彎殘月挂在高高的夜空,顯得孤寂凄涼。這為牛郎織女七月初七的相會提供了背景,同時渲染一種氣氛,這種氣氛與人物的心境相合。從首句對環境的描寫,使讀者即便不知道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會感悟到《七夕》令人感傷的基調。
《他鄉七夕》
(唐)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羁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賞析:在異地他鄉适逢七夕佳節,更增加旅人的思鄉思親的情懷。可是遠離家鄉,看不見妻子在月下穿針乞巧,對月懷人,詩人生起無限羁旅窮愁、去國懷鄉之感。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
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
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
想離情、别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賞析:這首詞的藝術構思十分巧妙。開頭是寂靜的人間七夕,結尾是風雲變幻的天上七夕。這首詞是詠七夕詩詞中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讀完這六篇關于七夕的詩詞,是不是更加贊佩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創作的詩詞歌賦,古時候人們用詩詞來表達這一特殊節日的浪漫,這種浪漫絲毫不亞于現今昂貴的禮物。從詩詞中我們也能感受每個時代不同的社會風貌。
這些詩詞家長一定要轉發給學生學習,提高語文知識素養,豐富詩詞知識!
#七夕##天天古詩詞##古詩詞##七夕古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