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樂山愛水,山水有靈,也總能帶來創意與詩性。浙東唐詩之路上的山水,更是直接催生了山水詩派的誕生。天台山、天姥山,一直吸引了浙東唐詩之路上的大部分目光,事實上,新昌還有許多的山水,被曆代文人推崇。
雲蒸霞蔚醉東茗 張志遠 攝
在距離新昌東南大約20公裡的地方,有沃洲東岇山,主峰水簾尖海拔656米,孤峰峭拔,直上雲霄。山足有水簾洞,洞口有水簾飛瀑高懸而下,頗為壯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東岇山是東晉諸多名士高僧進入
穿越千年的東岇山,如今仍有無盡的綠意與清幽,沿着山路向上,可以看到水簾洞飛瀑,從山頂淩空飛下,落入洞口的潭水中,濺起碧玉般的浪花。山風吹來,光輝奪目,令人忘卻凡俗困擾。
東岇山 陳錫銘 圖
東岇山水簾洞 圖片來源:新昌文旅
穿岩十九峰,位于新昌西南約22公裡處的鏡嶺鎮境内,期間峰峰相連、台地回旋、江溪蜿蜒,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小溪碧潭、幽谷洞壑等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展示了浙東地區獨有的自然風光、山水神韻。這裡集“漓江之美,桂林之秀,雁蕩之奇”于一身,素有“江南小桂林”和“浙東張家界”的美譽。穿岩十九峰,自唐宋以來就因風光秀麗而享有盛譽。南宋左丞相、大學士王爚,是新昌人,他曾經對十九峰做了栩栩如生的描寫。
現在的穿岩十九峰景區,由十九峰、千丈幽谷、重陽宮、台頭山、倒脫靴五個景區組成,是集觀光、遊覽、度假、科考為一體的山水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深受遊客的喜愛。現代國畫大師陸俨少晚年曾到十九峰寫生,曾感慨說,這裡的山水,簡直就是《世說新語》當中說的千岩盡秀、萬壑争流的實景地。于是創作了數幅以
綿延1.5公裡的十九峰,峰峰呈像、峰峰相連,峰峰有洞穴、峰峰有故事。在細雨蒙蒙或春日暖暖的時節,不妨随着詩人和畫家的腳步,在飽覽自然風光的同時,也了解這裡豐富的文化内涵。
詩路聲音博物館·新昌館20部微劇已在學習強國、喜馬拉雅、浙裡辦、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上線,浙江之聲《方雨大搜索》、《三味書屋》等節目也正在同步播出,歡迎一起走進詩路聲音的世界,聆聽詩路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