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線束工藝流程圖?關注線束 ↑,讓我們一起進步,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汽車線束工藝流程圖?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關注線束 ↑,讓我們一起進步!
注意事項
1. 所有線束要求布線整齊、固定牢固、不可有晃動懸垂、不可有幹涉受力、不可有摩擦破損。為使線束布置得合理美觀布線時可利用各種型号、大小的固定支架,線束敷設時要充分考慮各種電器元件和插接頭的具體安裝位置,同時要與車身結構相結合進行走線和預留線束的長度。
對于車身上長出和不用的線束應折疊盤好,插接頭密封保護,且不得在車身上有懸垂晃動、承載受力。線束的外護套不能出現波紋管斷裂現象,否則必須進行包紮處理,包波紋管後用膠帶或紮帶紮緊。
2. 主線束與底盤線束的對接、頂架線束與主線束的對接、底盤線束與發動機線束的對接、頂架線束與後尾線束的對接、電控線束的診斷插口等必須要放在容易檢修的地方。同時各種線束的插接頭在線束捆紮固定時要放到維修人員方便操作的檢修口附近。
3. 線束經過孔洞時,必須用穿線護套保護(若無合适的穿線護套可用波紋管或黑色橡膠替代,但要固定牢固不可使其脫落),穿過車身的孔洞,應加密封膠填滿孔洞縫隙,以免灰塵進入車廂内部。
線束過拐角邊棱時應包橡膠皮或地闆革保護,用地闆革保護時,在外漏或打開艙門等容易看到的地方要用與其周圍的顔色相同或相近的顔色。
4. 車輛批量生産時,有作業指導書的,首先應嚴格遵循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執行。沒有作業指導書的,安裝時,應從線束固定位置,固定方式,固定點數量等方面保證生産的一緻性。
5. 線束安裝布置要避開高溫(排氣管、打氣泵等)、易潮濕(發動機下部區域等)、易腐蝕部位(蓄電池底座區域等)。
一、頂架線束
工藝内容:
(1)頂架線束沿着大頂骨架的過線孔走線;閱讀燈線束、頂置空調線束用車身線卡固定在風道内(有行李支架的線束用紮帶捆紮在行李支架上,要求線束必須走在行李支架吊架下型材的上表面,下支架有豎型材時,把線束從下型材的裡面(即靠邊窗側)繞行後再在吊架的下型材上表面上固定),避免影響行李架下封闆上的過渡闆安裝。沿着司機門前立柱(公交車多在司機門後立柱)送至主線束接口處。
頂橫梁之間間距較大時,頂架線束要用專用鐵線卡(鍍膠100*13) 3758-00005固定。
注意:司機在右側的出口車線束安裝方向與國内同型号車左右側正好相反。
工藝參數:
1. 插件處線束應有活動餘量(30~50)mm
2. 插體兩端(30~50)mm必須有固定點。
3. 行李支架上兩固定點間距(300~400)mm,其它固定點間距不大于700mm。
4. 線束下垂量不小于10mm。
質量要求:
1. 線束與電器相接時,應留有一定的餘量;
2. 插體不得受力,不能拉的過緊或過松。
3. 線束固定點間距适當。
4. 頂架線束不允許走在隔熱闆裡面!
5. 線卡固定時将線卡繞線束卷起一圈,并用手将支架上推,保證線束與線卡不能有相對運動,而不是簡單的把線卡彎上去。應适當将線夾壓扁使線束和它沒有位移,并且不得明顯下垂。
6. 線束走向平直,不得低于型材下平面,多餘的長出的線束折疊整齊後固定牢固。
7. 頂風窗線束與頂風窗推拉杆活動件間不得幹涉摩擦,間距至少要有(30~50)mm,并且要留有足夠的活動餘量(根據頂風窗推拉杆在開關兩種狀态下的活動量),不得使線束受力承載及在推拉時不能擠壓線束。
8. 通道燈、喇叭、門燈、司機燈、閱讀燈、裝飾燈、示高燈等電器成品在安裝時不能擠壓線束,尤其對于需要現場開孔的情況嚴禁損傷線束。
(2)頂架線束的型材過孔必須有相匹配的穿線護套。
工藝參數:
穿線護套長度不得大于型材過孔10mm。
質量要求:
穿線護套不允許出現隻有一邊穿過型材,另一端落在型材中間的現象,也不允許穿線護套過長,将線束夾在護套縫隙内的現象。
(3)線束根據線色、線号插接正确到位。
質量要求:
與頂架線束的對接插體要求連接可靠、接線正确。線束的插接器有損壞時必須更換,嚴禁隐蔽起來造成車輛質量隐患。
(4)過拐角棱邊時加黑膠皮、波紋管或地闆革保護。
工藝參數:
棱角兩端80mm之内應有固定點。
質量要求:
線束與固定點之間不出現相對運動。
(5)城市客車的路牌接線不能外露要注意隐蔽和固定牢固。
質量要求:
城市客車的路牌接線不能放在路牌玻璃部位,應順路牌支架固定後對接前後路牌。
(6)空調面闆處和風道内的插接器要求必須插接牢固,避免接觸不良。
注意:空調接地線必須固定牢固。
質量要求:
空調接地線應加平墊圈和彈簧墊圈固定牢固。
二、儀表主線束
工藝内容:
(1)一般情況下用塑料紮帶将主線束固定在前儀表橫梁上。紮帶無法固定時必須使用儀表線卡或車身線卡固定(使用手電鑽在前儀表橫梁上打孔,将車身線卡或儀表線卡固定在橫梁上,從而固定線束)。
工藝參數:
固定點間距不得大于200mm。
質量要求:
1. 線束固定點間距适當。線束的布設應保證整齊。線束的長度至少需留有150mm的維修餘量,預留餘量的分支線束要疊放整齊用紮帶捆紮牢固。
2. 固定線束時,要考慮安裝儀表闆等部件時不得擠壓損傷線束,有開孔打釘等操作時更應該考慮保護好線束,使其不得受到損傷。
(2)過儀表台支架等鋒利部位加保護。
質量要求:
防止線束被割壞,必要時加PE闆保護。
(3)線束與運動部件間應留有間隙,避免與活動部件(如:雨刮器傳動杆,油門操縱件、離合操縱件、刹車操縱件)産生幹涉、摩擦。
工藝參數:
間隙為(30-50mm)
質量要求:
不得和運動部件幹涉。嚴禁線束晃動和摩擦。
(4)線束與電器相接時,線束應留有一定的餘量。
工藝參數:
接頭處不可受力,活動餘量(30-50mm)
質量要求:
線束與電器件連接後應留出一定的餘量,方便電器件取出維修,線束餘量以滿足條件為:電器件取出儀表台後露出線束約100mm。
(5)插接體兩端應有固定點。
工藝參數:
插體兩端(30-50mm)範圍内應有固定點。
質量要求:
插接件不得懸空、晃動、承載。
(6)根據線色、線号,正确連接插接體。
質量要求:
線束的插接器有損壞時必須更換,嚴禁隐蔽起來造成車輛質量隐患。對接插體要求連接可靠、接線正确,并要放到維修人員方便操作的檢修口附近。
(7)雨刮器水管布置在前風擋下,使用鍍膠線卡固定。
工藝參數:
下垂量小于20mm。
質量要求:
不得将水管夾扁影響洗滌器的正常工作,同時管子也不得過松下垂。
(8)儀表台下線束倉體地闆過孔加橡膠膠圈保護并塗黑色西卡膠密封。
工藝參數:
橡膠膠圈特殊情況下若剪開,開口間隙小于5mm。
質量要求:
1. 膠圈大小與孔徑匹配。
2. 塗膠均勻,密封嚴實不透光,無漏打,打膠不完全的現象,并要在艙體過孔兩側把膠刮均勻。
(9)電器盒在安裝之前,電器盒表面用防護布保護,防止繼電器插件脫落丢失,同時防止鋸沫、鐵渣等雜物掉入電器盒。
質量要求:
對生産過程中車輛的電器盒進行保護,避免鋸沫、鐵渣等雜物掉入電器盒。
三、前圍線束
工藝内容:
1. 線束固定須用車身線卡固定。
2. 與前照燈的接線應保證垂直向下,以免水順線進入燈内。
3. 與電喇叭的接線應保證電源線與控制線接線方向一緻,接線牢固可靠。
4. 過孔必須用橡膠膠圈保護,并打膠密封。
工藝參數:
1. 線束固定點間距(300~400)mm。
2. 活動餘量(30~50)mm。
3. 插體兩端(30~50)mm處要有固定點。
質量要求:
1. 線束要求順直整齊、不懸垂受力、不幹涉摩擦、必須固定牢固。
2. 線束過邊楞銳角等處要用波紋管、黑色膠皮等進行保護,保護物要固定牢固,不能脫落。
3. 插體要插接正确牢固,插體兩端(30~50)mm處要有固定點,插體處要留有活動餘量(30~50)mm。
四、油箱倉體線束
工藝内容:
1. 插接體兩端應有固定點。
2. 線束和油路分開固定。
工藝參數:
插體兩端(30~50)mm範圍内應有固定點。
線束固定點間距(300~400)mm。
質量要求:
插接件不得懸空,晃動,承載。
(未完待續)
關注我們
公衆号:線束智造
聚焦線束智能制造相關資訊
共享線束行業最新動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