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8 04:45:23

忙了一天有點累,就打算刷下短視頻,找些搞笑的視頻看看,讓自己放松一下。在刷短視頻的過程中,刷出了一個小學生做作業的視頻,家長在旁邊指導。

當家長說“我們要微笑着面對生活”這句話時,小學生脫口而出“奧利給”,突然間把我逗笑了。雖然這個短視頻挺搞笑的,但一會兒,我卻陷入了沉思。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的影響很大。這句話有兩個字是被标注的,即“微笑”,而題目的要求是寫出微笑的反義詞,正常情況下的回答應該是哭泣、哀傷等詞語。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影響很大)1

小學生說了句“奧利給”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事情,最感同深受的是,跟小表妹聊天時,她經常使用“腫麼”、“它不香嗎”等網絡語言。

雖然看得懂,我還是勸她,别太注重使用網絡語言,很容易被帶歪了。但她并不聽,還說我是“老古董”。

确實,網絡語言,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有其正面作用,如許多網絡流行語言來自新聞熱點,搞笑幽默的網絡語言,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自身視野,豐富日常生活,能使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有所提升,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影響很大)2

創造性思維

但不能否認的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也有不好的一面。最明顯的便是在書寫漢字時,忘記漢字原本規範的寫法,就比如說“神馬”,原本規範的寫法是“什麼”,思維天馬行空,但缺乏條理,無嚴謹結構可言,難以提升文學素養。

看見很多人都在使用網絡語言,中小學生就跟着學,特别是小學生,這屬于模仿。

模仿:是指個體自覺或不自覺重複他人的行為的過程。

小學生想要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品質等都無法離開模仿,但在模仿的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并不知情模仿有一定的盲目性,也不知所要模仿事物的本質如何。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影響很大)3

模仿

兒童模仿具有盲目性

小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主要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去模仿。

不像成年人那樣,具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有很強的辨别是非能力,不管是模仿好的行為,還是壞的行為,對他們來說,沒有明确的标準,就單從興趣這個角度出發。

而模仿久了後,習慣成自然,就難以發生改變,成為自然而言的事情。如模仿電影、電視裡面的英雄人物,模仿他們的助人為樂等良好品格,也會模仿電影裡面的打鬥場面,在家、教室等場所“實踐”,所以兒童模仿具有盲目性。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影響很大)4

模仿具有盲目性

兒童模仿不一定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在小學生模仿的過程中,更注重所模仿對象的外部特征以及相關的行為動作,并未去注意學習事物的本質。偏向于情緒化,也就是感性模仿,理性模仿相對少一些。

話說回來,小學生頻繁使用網絡語言,就是一種模仿,這樣的模仿具有盲目性,而且難以看清事物本質,那麼就會産生一些負面影響。

頻繁網絡語言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産生沖突,有可能忘記原有的知識體系

《大戴禮記·保傅》:少成若性,習貫為之常,從兒童時期所形成的習慣就會像天性一樣,習慣成為天性後,是很難改掉的。

小學生階段正是習慣塑造的關鍵時期,頻繁在學習中使用網絡語言,必然對原有的知識體系産生一定的沖突,甚至很有可能忘記原有的知識體系,以網絡語言為主,這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情況。

比如說在作文中出現了大量的網絡語言,作文語言有其運用規範,但不少網絡語言屬于“失範”,久而久之,還能用規範的文字寫出優美、高質量的作文嗎?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影響很大)5

小學生寫作文

想要把作文寫好,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不斷豐富自身知識體系,才能有所成,然後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寫出好的作文。

可網絡語言應用在作文當中,容易使得行文邏輯出現斷層,沒有嚴謹的結構,算不上好作文。

所以說,頻繁使用網絡語言很有可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産生沖突,使學生忘記原有的知識體系,得不償失。

不利于情操的培養,難以形成良好的三觀

有些網絡語言過于低俗化,成年人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模仿一些過于低俗化的網絡語言後,一般都能及時改正。學生不太一樣,模仿網絡語言往往是興趣使然,并未深究其含義。

由此可見,并不利于兒童情操的培養,在頻繁使用低俗化的網絡語言時,難以形成良好的三觀。

甚至有可能加劇了語言暴力的問題,語言無形無色,它能直達人的内心深處,對心理方面産生影響,這是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影響很大)6

語言暴力

基于此,如果不能讓兒童正确看待和使用網絡語言,那麼在身心發展和學習上都會受到影響。

強硬抵制網絡語言并不可取,随着網絡普及化,網民數量激增,網絡語言已經自成體系,隻能說讓兒童正确看待和使用網絡語言,強硬抵制有可能帶來反效果。

家長要引導孩子對網絡語言: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1)去其糟粕

網絡語言有很多種類型,即數字型、混合型、口語型、圖畫型等,但有些類型的網絡語言雖然在特定的情境下,有其獨到之處,感覺很形象直接,可實際上屬于含糊不清,并未表露真正的意圖。

比如說“886”表示的是“拜拜了”,這些詞語家長要告誡孩子不要在作文當中使用,還有一些低俗化的網絡語言也是如此,若是使用這些不合規範的網絡語言,必然使得孩子自身的語言生态出現問題。

(2)取其精華

在網絡語言中,有些網絡語言形象生動、文明雅緻,在寫作文時使用沒有太大的問題,比如說“給力”、“點贊”等網絡語言,使用沒有太大的問題,用好了便是一大特色。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影響很大)7

點贊

家長不要過度讓孩子抵制網絡語言,疏導更能起到好的效果

勿因為網絡語言不好的一面,就過度讓孩子抵制網絡語言。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網絡原住民,屬于出生就生活在數字化、信息化的網絡時代,網絡語言接觸多是很正常的。

家長要去疏導孩子正确使用網絡語言,而不是直接讓孩子不使用網絡語言。抵制是在壓縮孩子的想象空間,一個新詞的出現,蘊含着想象力、很高的創作熱情,還有一定的感悟能力,這些都是我們想要讓孩子擁有的能力。

抵制很容易讓孩子失去這些能力,應多疏導,而非抵制和堵壓

小學生應該怎樣正确對待網絡信息(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影響很大)8

家長要疏導

網絡語言對中小學生的影響并不小,在搞笑之餘,值得深思,用公正、發展、客觀的眼光看待網絡語言的影響,積極引導兒童往好的方向使用網絡語言。

進而使中小學生模仿時,盲目性能夠降低,能看到一些網絡語言中所蘊含的事物本質,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