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中文和曆史系哪個好

學中文和曆史系哪個好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02 19:24:27

文|Wanda與幻境

學中文和曆史系哪個好(大學裡的中文系到底學什麼)1

對大多數人來說,就算沒讀過中文系(現在很多學校改名為文學院),也聽說過中文系。但如果說學生在中文系裡具體學什麼,可能除了讀過中文系的人,大部分人都隻能模模糊糊地覺得中文系大概會教學生們詩詞歌賦什麼的,有的甚至還會問,為什麼中文系不培養作家?對,除了近幾年開設創意寫作項目的某些中文系以外,一般中文系不培養作家,因為文學/語言學研究是和數學物理天文化學一樣的科學,而中文系是研究漢語和中國文學的地方,在創意寫作興起之前,是不培養作家以及教人寫小說詩歌的。

我本科就讀于全國常年排名第一的文學院,其前身就是中文系。中文系的全稱應該是中國語言文學系,但其研究的範圍卻不止是漢語和中國文學。在我看來,中文系其實是用漢語研究和漢語有關的語言文學現象。這樣講起來其研究範圍就廣得多了,比如語言學中不僅要有古代漢語、現代漢語、音韻字形訓诂學等,還要有語言學——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語言學概論是文學院本科生的必修課,就算你以後打算研究外國文學,你也得在本科修語言學概論,因為要研究漢語,就得懂語言學的基本知識,雖然最初的語言學起源于印度其本身并不能像音韻訓诂什麼的那麼國産,但在中文系(或者現在的文學院,但我還是覺得中文系名字好聽一些)這門課還是必須得學。

學中文和曆史系哪個好(大學裡的中文系到底學什麼)2

至于文學方面,首先中文系研究的就是我們熟知的中國文學,包括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有的學校因其本身曆史可能還會開設民間文學概論這類的課程。這點不細說。

其次是外國文學,這點值得一說。為什麼中文系要研究外國文學?這就涉及到我前面講到的中文系的研究對象了——用漢語研究和漢語有關的文學現象。首先,中國文學從古至今就不是在真空環境下發展的文學,而是既受到其他國家文學的影響、同時也影響其他國家的文學,所以如果要厘清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必須要對那些對中國文學産生影響的外國文學以及受中國文學影響的外國文學(也包括海外中國文學傳播和外國作品中對中國(人)形象的描寫等)有所了解。其次,我們也需要站在世界文學的宏觀角度去看待中國文學,因為隻有通過與其他國家文學的對比才能看出我們自己文學的特點。第三,外國文學作品會被翻譯成中文,一經翻譯出版,那麼這些外國文學作品就啟動了對中國文壇以及中國讀者的影響,而無論翻譯的過程還是出版之後的影響,也都屬于“和漢語有關的文學現象”。第四,如果要研究“和漢語有關的文學現象”,那就需要了解“文學”這門學科,即一般性的文學研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中文系也是用漢語研究文學的一般規律以及研究文學研究方法論的科系。這一點我認為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把文學研究科學化——不管用什麼語言。所以中文系的學生要學文學理論和中西方文論史,因為隻有懂得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地客觀研究文學。

學中文和曆史系哪個好(大學裡的中文系到底學什麼)3

故而,我認為中文系的文學研究部分包括三層:最外面一層行使的是文學系的職責,既研究普遍的文學現象、文學理論和方法,中間層是和中國及漢語有關的文學現象,包括外國文學的漢譯、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等等;最裡面一層是從古至今的中國文學。而作為中文系的學生,本科階段這三個層面的知識都要學習,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之後讀研究生選擇其中一個方面來讀的話,那就需要在“選擇一棵樹”之前先看到“整片森林”。所以,文學理論(一般規律和研究方法)、文學史(要知道文學發展了幾千年裡都有哪些作家作品)和文學作品選讀(文學研究方法的應用)缺一不可。

學中文和曆史系哪個好(大學裡的中文系到底學什麼)4

如果說中文系——或者我們這裡可以用“文學研究”來替換有什麼用——那用處可大了。從最基本來說,中小學語文老師都得是中文系畢業的,你以為語文老師隻備《教學參考書》上那點東西嗎?當然,我不否認有這種老師,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的。理想情況下的語文老師其實是要以點帶面地講解教材中的選段的,也就是既要培養學生基本的文學鑒賞能力(這屬于邏輯思維範疇需要懂文學理論)、也要向學生們介紹這一階段文學發展的特色(這屬于知識儲備範疇、需要文學史的知識),同時,教師對課文的解讀其實也是文學理論應用到實際文學作品上的表現(即大學裡學的選讀)。這些解讀遠不像大學裡那麼複雜——大學裡的解讀其實隻是自圓其說,沒有一個标準答案——而中學裡的解讀是有标準答案的,其原因在于學生需要必須掌握一些非常基本的方法,而統一答案并背誦是掌握這些基本方法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因為畢竟學生多老師少,教育也要考慮效率和投入産出比的。而且要當中小學老師,光在中文系混過還不行,還得至少學一門教育學和一門心理學,因為老師得懂怎麼把不怎麼有意思的知識灌進熊孩子們的腦子裡,這點不是中文系能做到的。

其次,中文系畢業出來能當編輯。我沒當過編輯也沒有參與過編輯實習之類的(初中的熊孩子我是教過一個月的——學校教育實習,雖然教得我腦子都要炸了,但現在寫起來還是比較有感觸),但我在當助教時給本科生批改過論文。編輯的工作遠非挑錯别字那麼簡單,我理解應該是在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梁。她應該有對标準語言的掌握(就得學現代漢語啊,有時候不具備語言學知識真跳不出來病句)、對圖書市場的把握(這點中文系有的不教)還有對語言文字本身的敏感。就是她得想方設法讓作者寫出來的東西變得更細緻、讓讀者更好接受,這些也需要在中文系進行訓練的。

最後我們講講文學研究有什麼用,你們大概關心的也是這個問題。我喜歡這樣一個比方,即文學研究研究出來的東西就像速溶咖啡的咖啡粉,沒有人會直接吃咖啡粉,但咖啡粉可以被應用到各個場合。比如用開水沖一沖就是美式,再加幾塊冰就是冰美式,如果裡面放了打了泡的牛奶就是拿鐵,再加冰就是冰拿鐵,再加點可可就是摩卡。如果把咖啡粉和面粉混合、加上打散的雞蛋黃、打發的雞蛋清、白砂糖和牛奶放烤箱裡一烤,根據不同配比、溫度、時長,就可以烤出來咖啡味的戚風、海綿或者古早蛋糕。之所以舉這麼多和吃有關的例子,意思就是說,文學研究雖然不直接參與日常生活,但其研究成果在稀釋之後,可以為日常生活所用。比如前文講到的當老師和當編輯(這也是我為什麼舉那倆例子的原因)、比如電影電視劇編劇用到的技巧、比如出版商要知道引進哪一本書會受到歡迎、比如創意寫作課上講到的各種原則等等,雖然不是咖啡粉本身,但其實那些咖啡或者咖啡味的蛋糕餅幹最核心的原材料都是咖啡粉(這裡咖啡粉隻是個比喻,當然你用咖啡豆也可以哈哈)。當然,你之所以看不到平時上網看的電影電視劇和文學研究有啥聯系是因為從理論性最強的文學研究(就是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們天天做的事情)到真正的劇本寫作之間還有好些個步驟,要比用咖啡粉烤蛋糕還要困難,所以就像你在吃甜甜的蛋糕時想不到剛烘培出來的苦苦的咖啡豆一樣,你在看劇時也不會聯想到文學研究。

其次,語言文學研究,當然也包括其他人文方面的研究,也是為保存人類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所謂保存人類文化并不僅指博物館裡那些裝在玻璃展櫃裡的展品,也包括寫在書頁上的文字。如果你說,那把這些書頁都保存好、尤其現在都可以電子化了,不就好了?那我給你一頁書,你看看你能看懂嗎:

學中文和曆史系哪個好(大學裡的中文系到底學什麼)5

下面這頁書是來自古希伯來語聖經,如果你沒學過希伯來語、不了解聖經文本的标準化過程以及注釋該怎麼讀,請問就算這頁書保存到1000年之後,還會有人看得懂上面寫的是什麼嗎?過了1000年之後,我們現在講的現代漢語又會發展成什麼樣呢?1000年之後的人還會讀懂莫言王小波的文學作品嗎?這都是說不準的事兒,但為了保存這些文化,我們就需要一代一代地培養專業人士去為整個人類保存這些遙遠的記憶。而且,如果是隻機械背誦的話,那麼知識一定會在時間的消磨中流逝,而隻有在前人研究文獻的基礎上一代一代地在自己的時代對古代文獻進行研究和解讀,才能保持知識以最大的效率傳承。研究和解讀其實是保存文化和傳承知識的内在驅動力。而人類作為地球上最特殊的物種,不需要等待基因突變去改變自己适應環境,而是靠着一代又一代文化的傳承去改變環境、發展自己。正如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所說的:“我們是作為基因機器而被建造的,是作為彌母機器而被培養的,但我們具有足夠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在這個世界上,隻有我們人類,能夠反抗自私的複制因子的暴政。”而在這個層面上,中文系和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一道,為人類保存自己發展自己提供了内核動力。如果沒有人文學科,如果沒有那些在象牙塔裡皓首窮經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文學者們的鑽研,人類社會會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還真的難說。

學中文和曆史系哪個好(大學裡的中文系到底學什麼)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