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熱.驚恐所緻。
脾寒腹痛是導緻夜啼的常見病因,由于孕母素體虛寒恣食生冷,緻小兒胎察不足, 脾寒内生,或因護理不當,腹部中寒,或用冷乳哺食,寒傷中陽,凝滞氣機,不通則痛, 因痛而啼,由于夜間屬陰,脾為至陰之髒,陰盛則脾寒愈甚,寒滞氣機,故人夜腹中作痛 而啼 若孕母脾氣急躁,或平素恣食辛燥炙博之物,或過服溫熱藥物,蘊蓄之熱遭于胎兒;出: 生後将養過溫,受火熱之氣熏灼,均令體内積熱,心火上炎,心神不安而啼哭不止由于心: 火過亢,陰不能制陽,故夜間不寐而啼哭不甯;徹夜啼哭之後,陽氣耗損而日間精神不振, 故白天入寐;夜間心火複亢,故入夜又啼,周而複始,循環不已。心藏神而主驚,小兒神氣怯弱,智慧未充,若見異常之物,或聞特異聲響,常緻驚恐,驚則傷神,恐則傷志,緻使心神不甯,神志不安,寐中驚惕,因驚而啼:
總之,寒則痛而啼,熱則煩而啼,驚則神不安而啼,是以寒,熱.驚為本病之主要病因 。
診斷要點
嬰兒難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時哭時止,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日,而白天如常,臨證必須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身體,必要時輔以有關實驗室檢查,排除外感發熱、口瘡、腸套疊、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贻誤患兒病情 .此應該由專業的醫生診斷。
外治療法
1、艾葉幹姜粉适量。炒熱,用紗布包裹,熨小腹部,從上至下,反複多次。用于脾寒氣滞證
2、丁香肉桂吳茱萸等量,研細末,置于普通膏藥上,貼于臍部,用于脾寒氣滞證
推拿療法
1、分陰陽,運八封,平肝木,揉百會、安眠(翳風與風池連線之中點)脾寒者補脾:土,揉足三裡.關元;心熱者瀉小腸,揉小天心内關神門;驚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沖.内關
2、按摩百會四神聰腦門風池(雙),由輕到重,交替進行患兒驚哭停止後,繼續按摩2~3分鐘用于驚恐傷神證。
針灸療法
a)艾灸将艾條燃着後在神阙周圍溫灸,不觸及皮膚,以皮膚潮紅為度1日]次,連灸7日。用于脾寒氣滞證。②針刺取穴中沖,不留針,淺刺出血用于心經積熱證。 【預防與調護】
預防
(1)要注意防寒保暖,但勿使衣被過暖。 (2)孕婦及乳母不可過食寒涼及辛辣熱性食物,勿受驚吓, (3)不要将嬰兒抱在懷中睡眠不通宵開啟燈具,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調護
注意保持周圍環境安靜,檢查衣服被褥有無異物,以免來傷皮膚。 (2)嬰兒啼哭不止,要注意尋找原因,若能除外饑餓過飽、悶熱、寒冷、蟲咬尿布浸貨.衣被刺激等,則要進一步作系統檢查,以盡早明确診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