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在每年農曆的6月25、26、27日舉行。
火把節是我國西南地區彜、白、傈僳、佤、布朗、納西、拉祜、 普米等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各地節期不一。雲南白族、彜族一般在每年6月24日前後。貴州的彜族則多在6月初6。節日由來傳說不一。白族的傳說是,漢朝的副将郭世忠殺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長,發覺酋長的妻子河南長得很漂亮,便要娶她為妻。河南假意答應,但提出了祭祖亡夫的三個條件,然而,河南在祭夫時, 卻點火燒着了靈堂,躍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盡。河南的忠貞勇敢,博得了人們的贊歎和欽佩。從此每年在河南自盡的日子,白族同胞便點燃火把,串鄉遊寨,以示紀念。一說南诏王皮邏閣邀約五诏首領聚會,鄧淡诏首領之妻慈善夫人勸夫勿往,不聽,乃以鐵饋套于夫臂,皮邏閣火燒松明樓,五诏首領皆被焚死,慈善尋鐵饋得夫屍以歸。皮邏閣聞其賢,欲妻之。慈善禮葬其夫後,閉城自盡,故滇人于是日燃火炬以吊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