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27 00:20:02

2020年,人教社喜迎建社七十周年社慶!我們特别推出“我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征文活動,與大家一起分享那些有趣而美好的故事。

玉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有着八千年多年的漫長曆史與文化,它是中華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教育産業部孫煜東的《德源人教傳文明,玉潤語文有精神》,讓我們一起看看,玉如何從人教社的語文課本中走來,又如何給作者帶去知識,陶冶情操,陪伴着他一路前行……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闆

德源人教傳文明 玉潤語文有精神

孫煜東

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在人教版《語文》課本上曾學習到一篇《将相和》的文章,文中演繹了一場“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歸趙”的千古美談,同時那“價值連城”的稀世美玉——和氏璧以及蔺相如那種“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勇敢高尚的精神氣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德源人教傳文明)1

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同樣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上有一篇《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的課文,節選自古典名著《紅樓夢》。文中門子遞給賈雨村一張“護官符”:“賈不賈,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旁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四句諺語概括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豪富與權勢。白玉為堂金做馬,不僅寫賈家豪華,官高爵顯,而且還暗示賈家是有封建文化教養的“詩禮之族”。漢代宮殿有玉堂(階陛用玉砌),宮門有金馬門(門旁立有銅馬)。宋代用玉堂金馬指代翰林院。

高中二年級,依然是人教版語文中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讓我認識了賈寶玉所佩的那塊通靈寶玉。此玉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正面除镌“通靈寶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外;反面亦十二字,為“一除邪崇,二療冤疾,三知禍福”。賈寶玉銜玉而生,有了通靈寶玉的庇護,他自出生起,到長大成人,一直錦衣玉食,被人侍奉。尤其書中第二十五回記載的賈寶玉被馬道婆的巫咒之術迷惑後奄奄一息,而恰因那塊通靈寶玉,使賈寶玉得以痊愈,可見此“通靈寶玉”之神通。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德源人教傳文明)2

通靈寶玉(2010新紅樓夢劇照)

從小學到高中,我一直是讀着人教版的教材長大的,說實話,當時還真不知道,在我們心目中神聖的課本除了人教版還會有别的版本。正是因為人教版語文課文中這些對“玉”文章的描寫,玉的神秘,玉所包含的氣質、精神,承載的道德文化内涵,讓我開始對玉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逐漸深刻認識到以“玉”作為美德載體的文化現象是中國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絢麗之處。

“玉”字始于我國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鐘鼎文中。《說文解字》釋玉為:“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挈(潔)之方也。” 而孔子在《禮記·聘義》中說:“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義也;垂之如墜,禮也;扣之其聲清遠以長,其終诎,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風于山川,地也;圭璋持達,德也;天下其不貴者,道也。詩雲: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

這段話從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一共11個方面對玉的道德内涵作了分析,它代表了古人對于玉的認識和看法,強調了玉的可貴不在外在的美,而在其内涵與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通并息息相關。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傳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用以說明君子的性格謙和,就像一塊溫潤的美玉一般,所以“古之君子必配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禮記·玉藻》),配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

中小學語文課本中可選出從玉(王)的字近300個,如璧、玦、理、瑛、璐、瑾、瑞等,中國的“國”字,中間就是一個“玉”字。課文中用玉組詞更是不計其數,如玫瑰、琳琅、璀璨、玲珑……描述珍寶的文字都與玉有關,如琮、璜、璋、環、瑗、瓊瑤、珍珠等。

語文課本中描摹玉的唐詩宋詞,燦若星河,數不勝數。“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節選自李白《古朗月行》(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古詩),詩人以白玉喻明月,以美玉砌的樓台稱為瑤台,指傳說中神仙的居處。“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以碧綠色的玉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所說的“夜光杯”就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四年級上冊)。“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漢武帝置,故址在甘肅敦煌西北,因西域(今新疆和田)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五年級下冊)。“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钲。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玻璃,指古時候的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兒童敲出的聲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樹林,忽然冰鑼敲碎落地,發出美玉摔碎般的聲音(五年級下冊)……王昌齡在吳地江天迷蒙的煙雨中,表達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高潔清白的品格(四年級下冊)。李商隐用比興手法,描述了“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朦胧之美(高中語文必修三)。蘇東坡想要乘禦清風回到天上,“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擔心在月宮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給人帶來一種曠達清涼之風(八年級下冊)。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德源人教傳文明)3

李白《古朗月行》

此外,課文中以玉喻人喻情的成語有:亭亭玉立,玉樹臨風、玉貌花容,溫潤如玉,如花似玉,美玉無瑕,金聲玉振,香消玉殒,金口玉言,金童玉女,憐香惜玉……以玉喻事喻物的詞語有:玉潤珠圓,金鳳玉露,玉女香車,金波玉液……以玉喻景喻理的表達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抛磚引玉,金科玉律……從人教版語文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

玉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國家,有着八千年的漫長曆史與文化,是中華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玉文化中包含着偉大的民族精神、家國情懷,有“甯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有“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有“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有“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潔氣魄;更有“銳廉不撓”的開拓進取精神……

因為從小受到人教版語文中玉文化所代表的美麗、富貴、高尚、智慧、勇敢、拼搏等精神的影響,我人生成長的過程中開始愛玉、賞玉、識玉、懂玉。2015年被濟南市文物保護與收藏協會聘為理事和玉器鑒定專家。每年的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按照協會的安排,我都會義務為濟南市的廣大市民講解古玉文物知識,免費為大家鑒寶。當一塊溫、潤、堅、密的古玉擺放在面前,我們認真鑒定它的時候,會發現蒼涼與華美并舉,精緻伴溫馨共存,雕磨細刻中張揚着沖天的神韻,平樸端莊裡蘊含出樸拙率直。創造的激情,民族的精神,曆史的滄桑,貴胄的輝煌無不畢現于眼前。鑒賞古玉能讓我們穿越時空的界限,與古聖先賢對話,仿佛置身于邃遠的商周,雄渾壯麗的漢唐,領略兩宋的精麗柔婉……這就是古玉所承載的深厚的文化内涵。

玉,從人教社的語文課本中走來,帶給我知識,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修養,陪伴着我一路前行……玉時刻警醒着我要以君子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讓我少犯錯誤,帶給自己自省、自律、潔身自好、正直光明,熱愛生活,勇敢拼搏。玉,同時帶給我人生的許多樂趣和成就,讓我能夠以民主黨派全國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身份,為傳承弘揚玉文化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保護古玉器文物積極奔走呼籲、建言獻策。感謝人教社,感謝人教社那些關于玉文化啟蒙的課文以及那麼多優秀的文章,她闡釋了什麼是美,什麼是貴,告訴了我們什麼是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什麼是中華民族的道德精神。

“德源人教傳文明,玉潤語文有精神”,值此人教社建社70周年之際,衷心祝願人教社事業發展繁榮昌盛!“脫胎玉質獨一品”,“玉佩聲來雉尾高”!

作者: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教育産業部 孫煜東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德源人教傳文明)4

往期征文鍊接:

韓紹祥、魏國棟:回顧我們所經曆的第十套人教版教材的編寫出版

張健如、汪震球:回憶人教社與俄羅斯教育出版社的合作

韋志榕:與人教社一生的情緣

丁曙:生在人教社,長在人教社

劉道義:銘記張志公先生的教誨

譚永平:我經曆的新課改最初那幾年

張獻臣:我和李雷韓梅梅的故事

李雲龍:我編小學語文教科書的10年

張雲: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課改初期教材市場與培訓的故事

葉在田:徹底改變啞巴英語的10年

高星雨: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魯迅記憶

丁木棽:字浮紙上,愛伴一生

崔月明:記憶的年輪

春風二三月:你種的花,留了下來

鄧高峰:一家出版社與兩代人的成長

莫瓊英:那一牆爬山虎還是那麼綠着

駱穎:那年4月,我給人教社寄了一封信

鄧丹丹:《種子》:那顆種在我心上的種子

吳中立:一位70後的人生與他的《語文》課本

周淑芬:人教教材培訓路上的人與事

溫水義:留藏在歲月底片裡的教科書

金鲲:那些經典永難忘

盧爾群:在人教精神的感召下成長

溫水義:念一隻名叫Polly的鹦鹉

王皓淼:人民教育與人文關懷 ——從三個小故事透視人教版教材的育人觀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德源人教傳文明)5

設計:周子琪(實習)

編輯:周 丹

主編:吳海濤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德源人教傳文明)6

積累古詩詞對個人文學素養的影響(德源人教傳文明)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