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頭
一場疫情,砸入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
在疫情籠罩下的中國
像是在出演一場默劇,每個城市都被慢速播放
街道空了、商廈空了
沒有汽笛、沒有對話
似乎人和人的距離正被拉遠
但同時
包括日本、俄羅斯、巴基斯坦、土耳其等
在内的很多國家都積極援助抗擊疫情
無聲的世界裡
人和人的心卻更近了
在日本捐贈的物資中大家其實都關注到了一個感人的細節,那就是日本的捐贈物資上面很多都寫着詩句。這些詩句除了含有中日人民源遠流長的友誼外,也讓廣大網友為傳統詩詞的隽永深深折服。
1、“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唐)鑒真
公元753年,66歲的一代高僧、也是著名的醫學家鑒真大師,在先後有幾十人死傷、幾百人退出的情況下,曆經磨難、百折不撓,第六次東渡日本終于成功。他帶去了佛經、帶去了大唐的思想、科技、文化和習俗,幾乎确立了日本此後的文化走向。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思是他代表天平(日本年号)時代的文化屋脊。
據說在鑒真大師東渡的時候,袈裟上繡了四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意思是說,日本和大唐山川不在一起,但共有一天的風和月。各位佛家子弟,一起來結緣,把不同的山川聯系在一起。千百年前,鑒真大師九死一生,幫助了日本,現在,日本在物資上寫上這八個字,是不是有感恩、報恩的感覺?
在日本捐贈武漢的物資的包裝寫着這麼兩句寄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意思是山川雖然各有疆界,屬于不同的國家,但風月無界,人們生活在同一個藍天下。
今天,我們在捐贈的物資紙箱上看到這八個字,知道這段曆史的人,思緒即刻飛越千年,穿越到了大唐盛世。
2“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無衣
《詩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
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
與子偕行。
袍:長袍,指戰袍。王:此指秦君。
于:語助詞。興師:起兵。
同仇:共同對敵。澤:通“襗”,内衣。
作:起。裳:下衣,此指戰裙。
甲兵:铠甲與兵器。行:往。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兩句出自《詩經·秦風》是戰國時期秦國的一首戰歌,為打仗時唱的。其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怎麼能說沒有衣服呢?來,我們同穿一件。
這個包裝裡面裝的是日本援助湖北省的一線醫務人員用的防護服,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兩句詩的時候,比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更加滾燙,更加鼓舞士氣。
3“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柴侍禦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侍禦:官職名。通波:水路相通。
武岡:縣名,在湖南省西部。
這是王昌齡送别詩中的佳句。即便是分别之後,青山我們可以一同見到,雲雨也是同樣的雲雨,明月也不會變成兩個,所以雖然分别,又何必去悲傷呢?這正是和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樣,是送别中的激勵之詞。日本京都府舞鶴市給大連支援物資上寫着這句話,也是在激勵國人,雖然分别兩地,但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彼此擁有深厚的人文淵源。
4“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這首詩是日本捐贈遼甯省物資上的寄語,改編自南朝梁·周興嗣的《千字文》,引用其中詩句:“孔懷兄弟,同氣連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其中同氣連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原文意思是: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的大意是:遼河的雪融化來了,富士山的花也開了,我們兄弟姐妹,等待寒冬過去,春季到來……
古曰:“詩言志”。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精髓,從《詩經》到最鼎盛的唐詩宋詞,華夏大地就是個詩詞歌賦的國度。在當前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傳統文化的魅力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理解和支持,更喚醒了我們内心的感動和力量。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我們的城市病了,但是我們會治好它「中國,加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