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中孔子論述學習與思考

論語中孔子論述學習與思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05:20:47


論語中孔子論述學習與思考(論語解讀142孔子所謂的)1


孔子所謂的“智”,在《論語》原文都是寫為“知”,因為“知”古通“智”。“知”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解讀。

一種說法是:

孔子所謂的“智”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先秦時期儒家道德标準的重要組成部份,在巜論語》等諸多儒家著作中都有詳細論述。

《論語:憲問篇》“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在許多古文當中,知與智的意思相同。孔子把仁、智、勇并列在一起,将“智”納入道德規範之中,以作為仁者的内在品質。

仁者公正無私,不患得失,沒有憂慮。智者判斷事物洞察秋毫,明白是非,不會迷惑。勇者智勇雙全,見義勇為,無所畏懼。

《論語:裡仁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實行仁德,心态安穩。智者懂得仁義,擇善而行。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喜歡山,象大山一樣,心境平和,長壽不老,巋然矗立,崇高安甯。智者喜歡水,水利萬物而不争,滋養萬事,善于變通,悠然淡泊。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見到同一事物,仁者見到認為是仁,智者見到認為是智。比喻面對同一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智”在儒家經典中的論述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仁”與“智”是融合一起,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使人達到崇高的聖人境界。一個人“智”的獲得,是有着仁、義、禮、信強大的基礎。五常文化的融合,就是道德的有機組成部份。

孔子重視“智”與“德”的相互作用,在注重道德修養的同時有着聰明的智慧,這才是君子之道。人的智慧來源于每天學習新的知識,日積月累,實踐出真知。

智者深思熟慮,反複思考,有所創造,有所作為,自強不息。穩步發展自己的事業,力求做強做大,奉獻社會。智者言行一緻,表裡如一,誠信做人,厚德載物,誠信赢天下。

人的智慧,有“生而知之”天賦的一面,也有後天“學而知之”勤奮努力的一面,後者更為重要。若是兩者共同的存在,那将是真知灼見的大智慧。

智與愚相對而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智者也有失誤的時候,愚者也有收獲的時候。

智的發揮隻能是在符合道德标準之内,如果超出道德範圍,觸犯法律,那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誤入岐途,受到懲罰。君子愛财,取之有道。投機取巧,則是大智若愚。

還有這樣的說法

五常:仁、義、禮、智、信是儒家的五常,意思為仁愛、忠義、禮和、睿智和誠信。孔子最先提出“仁、義、禮”,孟子延展為“仁、義、禮、智”,董仲舒增擴為“仁、義、禮、智、信”,也稱為“五常之道”。

五常作為道德規範,其作用在于妥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幾乎也是貫穿了我國曆史的發展。其中的“智”,從廣義上理解,為智慧、明智、理智等大智慧,智實際上也可理解為一種能力,孔子認為,有智慧的人才能認識到”仁“的利好,從而才能去施行”仁“,所以儒家把”智“看作是實現最高道德原則”仁“的重要條件之一。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禮記•中庸》

這是古人談學習的五個方面,即知識面要廣,善于請教,考慮周全,明辨是非的判斷力,知行合一。“智”的體現可以通過”知“的過程,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辯和笃行。通過儒學的經典名句來幫助理解“智”。

博學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取法的人。選擇他的優點來學習,将缺點應予以糾正。

人的學習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成為通才,頂多成為某個領域的姣姣者。但有一類人喜歡不懂裝懂,又不屑去問,有時還會因為不懂裝懂鬧出一些笑話。承認自己的缺失,向懂得行家請教,既可以快速的解決問題,也可以博得别人的尊敬。這也是一個智慧的做法。

審問

勇而好問者勝,知而好問者聖。—《文子•自然》

意思是勇于向别人求教的人容易取得勝利,本身是一個智者,又樂于向他人求教,這是一種至高的境界。

慎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意思是,孔子說:“君子有九種思慮:看的時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沒有;聽的時候要想想聽明白了沒有;對人的臉色要想想是否溫和;對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說話要想想是否忠誠;做事要想想是否認真;有了疑問要想想怎樣向人請教;遇事發怒時要想想後果;有利可得時要想想是否正當。”

明辯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錄》

這是一條做人處事的哲理, 不要求速成,不要貪圖小利。想求速成,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辦不成大事。其意在說明不要把利益放在首位,如果眼中隻有利益,功利心太強,容易隻顧及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長遠規劃,并不利于事業的長久發展。

笃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論語•裡仁》

這句也是比較熟悉的一句話,意思是君子要謹言善行,說話謹慎,行動敏捷。

在生活中有這樣幾種人,言行一緻,言行不一緻,隻會說不會做,隻會做而不善說。這句話就是為生活中的言和行有問題的人提供了一個标準要求參照。笃行在學習上就是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所以,言行合一,知行合一,也是智慧的表現。

也有:

智指聰明,有智慧,亦作“知”。孔子說:“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篇第十四》)這裡,“智”與“仁”、“勇”并列,可見智已被孔子納入了其道德規範體系中,并把它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予以強調。“智”的作用有如下幾點:第一,“知者不惑”,這是智最基本的作用。一個人的行為正确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事物的判斷與分析,所以,“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篇第十六》),“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論語•裡仁篇第四》)。因為“知者不惑”,能把握自己,才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論語•學而篇第一》)。孔子把“智”作為進行道德修養的基本條件而予以重視的,将智視為成為君子的内在因素。

第二,智者不失人。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失人”即錯過了人才,而錯過人才的原因是因為不能知人。樊遲曾問孔子什麼是智,孔子說“知人”,他進一步解釋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顔淵篇第十二》)這就是說,要舉賢必須先知賢、識賢。而知賢、識賢就是智。

第三,智者不失言。“失言”即“不可與言而與之言”(《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這是不智的表現,所以子貢說:“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論語•子張篇第十九》)孔子從智的方面對人們言論進行規範和要求,智者能知言,所以智者必不失言。

第四,“知者利仁”。孔子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裡仁篇第四》)所謂“仁者安仁”,即有仁德的人以實行仁德為安心,不實行仁德心便不安;所謂“知者利仁”,即聰明人認識到仁德對他有長遠而巨大的利益,因此而實行仁德。智是行仁的手段,如果沒有智慧,認識不到行仁之利,也就不會行仁了。智者憑借其智慧,既利仁而行,又能通權達變,“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論語•微子篇第十八》),“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對朋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論語•顔淵篇第十二》)。子遊也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裡仁篇第四》)這裡所說的通權達變,是指智者在不違背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靈活多樣的利仁而行的方法。

孔子重視智在道德修養中的作用,同樣,他也重視智的培養。

他認為要做到“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篇第二》)。即對待事物的态度要誠實,内不自誣,外不自欺,也不以華麗的語言來掩蓋自己的無知以欺人,能做到這一點,就是聰明、智慧的表現。

其次,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篇第三十一》),即強調學習對于智的重要作用。孔子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同上)。學習、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人人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教育而完善自己,因此,好學是智的前提條件。

再次,孔子說:“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論語•公冶長篇第五》)這裡的智、愚是相對而言的,也就是說,智、愚是可以根據國家的政局而人為轉化的。邦有道則應智,應仕;邦無道則應愚,應隐,即“卷而懷之”,這樣的愚實際上是以智為愚,雖愚猶智,因而也是常人所不可及的。孔子曾問子貢憎恨什麼,子貢說:“惡徼以為知者”(《論語•陽貨篇第十七》)。“徼以為知”即竊取别人的成績以為己有,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聰明,這種做法無異于欺世盜名的小人,是不道德的行為,因此,智中也包含了誠實無欺的内容。

總之,孔子十分重視智的作用,肯定人人皆可以成為智者的可能,這對提高人的素質,完善人們的道德修養,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也應看到,孔子所論之智,僅僅限于道德範圍,沒能充分展示智所包含的豐富内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