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自學化妝的日子

自學化妝的日子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7-01 06:15:28

自學化妝的日子(人生第一次學化妝)1

化個妝、追求美,看到自己、愛護自己,是每個女性關注自己的第一步。

文 | 西打

編輯 | 陸英

運營 | 月彌

出走

春豔又要去成都了。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去成都,沿着248國道上蓉昌高速,繞着四姑娘山走,開快點用不了6小時就能到。

她求助“強大的朋友圈”,“明天,後天,有沒得出(去)成都的車車,把我帶上,今天沒得我明天再問”。

這條路,這個嘉絨藏族姑娘已經走過無數次。最初的那些年,高速公路還沒影兒,這段路程被拉長到十幾個小時,往往隻能坐頭一天的大巴颠簸着過去,夜裡或者第二天才能從混雜着汽油味和汗味的空氣裡解脫出來。

這段經曆給春豔留下了一些陰影,以至于“現在看見大巴還想吐”。但那會兒年紀輕,身體上的不适都可以被一股更強大的“出走”沖動撫平——她要去成都,一次接着一次。第一次發生在十八九歲的時候,高中還沒讀完的她為了補貼家用,踏上了去大城市的車。

成都的繁華在她面前鋪開。那些年,讓這位來自海拔2000多米的姑娘最驚訝的是,“城裡人”的皮膚白淨水潤,沒有被高原的日光灼曬出的紅色和斑紋,那是她對外面世界最初最具體的向往。

剛開始,春豔能找到的工作不多。她做了酒店服務員,要每天帶妝上班。那時候,她不會弄,從市面上買來頗為誇張的藍色和紫色眼影,往眼皮上抹,抹完她看着鏡子也笑了,“那時候年輕,比較愛美”。

“出走”的當然不僅僅是身體,還有關于自我的追求,而“搞得漂亮點”是最為顯性的一部分。

許多年後,春豔從成都又回到了小縣城,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專職的化妝師,每天的工作是在别人的臉上塗塗抹抹。與此同時,如今老家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奔着大城市去了,覺得那裡的花花世界更好些。37歲的春豔明顯感覺到留在小鎮的年輕女性越來越少,“我這麼大年紀的都算年輕人”。但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長的,留在小鎮的還是去往大城市的,化點淡妝,都是追求自我最直接的那一步。

這一次春豔去成都,也是為了參加一場美妝教學培訓,精進自己的手藝。類似的課程她此前會進城參加,很多化妝方面的技術和潮流趨勢,她都是這麼學到手、帶回縣城的。但這一次有些不一樣,和她一起學習的一群女性,不少人是零基礎,甚至根本不是做這行的。

思錦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一名在成都工作的室内設計師,也是一個高中男生的母親,平日裡工作家事兩頭忙起來,根本顧不上坐下來好好化個妝,打心底裡,她也總覺得自己化不好。隻不過職業的要求擺在那裡,“上百萬的房子交給你設計,你感覺還是要(看起來)稍微成熟一點、穩重一點,這樣客戶也會更信任你一些”。

思錦的解決方案是“稍微收拾一下”,簡單粗暴的三個步驟:畫眉毛、打粉底、塗口紅。後來因為“手抖”,眉毛總是畫不好,她幹脆去做了半永久紋眉。但化妝導緻的尴尬還在時不時上演,比如夏天去工地一曬,臉上的汗就把粉底暈開、脫妝,“還不如不塗”。

至于決定學習美妝,思錦是偶然間決定的。她隐隐期待的是,眼下的生活能因此産生哪怕一點點改變,就像此前一些重要時刻的選擇一樣。

對于出生在小縣城的她而言,大城市給了她一份體面的工作,和一個安穩的家庭,這些都是20多年前的一次出走換來的——1998年左右,她從峨眉山市的國營廠下崗,生計無着時心一橫就跑去成都從頭開始,成都也接納了她。

來自綿陽的梅子也有類似的煩惱。她開了一間手工定制旗袍的工作室,接待的大多是打扮精緻、樂于追求美的女性;對比之下,她自己不施粉黛,一直很樸素,“我的精力都放在打造别人身上,如果讓我花一兩個小時去化妝,我就覺得還蠻花時間的”。

但化點妝、追求美這件事情,成為了一個契機。讓這三位女性在成都相見,一起待了十天。這期間,她們見證了别人的蛻變,也逐漸解開了自己心裡的結。

自學化妝的日子(人生第一次學化妝)2

▲ 培訓期間,學員們到完美日記線下店實地參觀學習。圖 /受訪者提供

困境

在這次培訓之前,思錦不知道化妝還有這麼多學問。

過去她“收拾”自己的時候,直接往臉上抹粉底,出門沒多久,愛出油的地方就脫妝了。現在她知道化妝之前要先做保濕,之後是遮瑕,最重要的是粉底擦完之後需要定妝,噴一層噴霧或者拍一層散粉。

按照步驟一個個地做下來,需要時間,而思錦最缺的就是時間。兒子在高中讀書,每天早晨她要起來做早餐,碰上自己也要出門見客戶,留給她“收拾”的時間隻有5分鐘,急急忙忙地弄完,潦草地出門。

困住思錦的,是無形的責任。兒子的青春叛逆說來就來,另一半的支撐也很缥缈,“反過來老公可能還覺得你怎麼沒有把孩子弄好,其實你一樣的,也要去賺錢”。

思錦第一次深切地感覺到無助,是幾年前母親罹患癌症的時候,她開始醫院家裡兩頭跑,照顧病人的同時還要拉扯孩子,工作還有一大堆問題等着她處理。而她發現,丈夫并不能對她感同身受,怨氣和不滿在日常中滋生、蔓延,思錦被每一次具體的失望困住。

有的時候,發生在家庭或家人之間的崩潰點具體而微小。思錦記得有一次,“我早上6點鐘起來給兒子熱好了牛奶,但他丢下一句‘太燙了’,起身就要走。我說你可以把它倒到另外一個杯子涼一下,他就說我不想喝了”,那一瞬間,思錦被無助感擊中,“肺都要炸了,但是你還是得忍”。

而讓梅子感覺到瓶頸的,是一塊看不見的“天花闆”。她在體制内上了11年的班,前前後後在不少崗位曆練過。再之前,她還是法律專業畢業的優秀大學生,通過了層層遴選,才成為選調生,進入了公務員的序列。

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她清晰地覺察出,職業倦怠感在占領她的身體——這不僅僅關于事業上的進取心,而是每個打工人都會經曆的困惑和迷茫。“當時覺得可能自己也沒有再多大的突破了”,梅子的愛好和特長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慢慢受到了限制。

梅子小時候很喜歡手工藝制品,她的衣服都是母親做的,長大之後成了家,她也不忘添置一台縫紉機,承包了家裡所有制作窗簾、沙發套的工作,但都局限于“自己做着好玩兒”。那年長假期間,梅子拜訪了不少當地做旗袍的師傅,第一次覺得,是不是可以把做衣服這件事徹底從愛好變成事業。

這樣的念頭不斷地生長、落地,假期過後沒多久她就從舒适區“出走”,辭了職、開了自己的工作室。站在2022年的當下往回望,梅子坦承這是一個冒險的決定,“我也沒想到後面會有疫情啊,要不然我可能也就不出來了對吧,旱澇保收多好啊”。但她也清楚,很多東西沒有辦法預料,隻能抓住當下。

手工旗袍的美,在一針一線。梅子一個月最多隻能做兩件。手上在縫制的這件旗袍,是一家培訓學校校長定制的,僅僅是給面料打上符合客戶氣質的蕾絲花邊,就花了她足足兩周的時間。面料是非常輕薄的真絲,上面點綴的珠子都是梅子一顆一顆手工縫上去的,一朵小花上面有五顆,全身衣服上有幾十朵花,成百上千顆珠子,背後都是梅子付出的精力與時間。

春豔第一次從金川縣出走到成都,以和現在的丈夫結婚畫上句号。之後又有了孩子,在家裡做了好幾年的家庭主婦。

她是一個把熱情寫在臉上、傾注到行動中的女人,不管是開心還是不好意思,春豔的嘴角都是大角度上揚的。但那幾年,沒有工作、也沒有朋友的陪伴,她看着自己生完孩子走了形的身體,笑容不見了,對生活的信心也跌到了低谷。這種困境在很多人身上都發生過,生活裡自己不是主角,成了陪襯。

最終,是化妝這件事把春豔撈了起來。她又去了成都,這次不像最開始小打小鬧,她要系統地學習技巧。一套化妝工具要上千塊,參加一次培訓班也要上千塊,她都咬咬牙掏了錢。化妝對當時的她而言,有希望和未來的含義。

大城市的化妝師都是經曆了千錘百煉後,才能接活。幹了一段時間,春豔在成都一直接不到新娘妝的單子,隻能去婚紗店裡兼職,到美甲店上班,看别人怎麼做。

後來,她萌生了回縣城老家自己開店的心思,她想和看起來的坦途背離,再次嘗試做自己的主角。這是一個從開始就注定辛苦的過程。金川縣有5550平方公裡,比上海小不了多少,但全縣隻有不到6萬常住人口,典型的地廣人稀。據統計,每年縣城的人口數還在逐步往下掉。

這其中,适婚青年已是少數人,願意在婚禮上請化妝師的更少。大約七年前,春豔從成都回到縣城時,家鄉的老人們都還覺得,結婚根本沒必要花那麼多錢化個新娘妝,這也是她在縣城做化妝師的現實困境。

口碑是春豔在一場又一場的婚禮上跑出來的。按照當地的習俗,接親時男方要在天不亮的時候接到女方,這也将新娘化妝師的工作時間推到了半夜。

隻有很少一部分新娘,可以安排到早晨再化妝。趕上個好日子,春豔得為三位新娘服務,一場化完了幾乎無縫銜接地趕往下一場,整夜都不能睡,“從淩晨3點鐘開始,3點到5點一個,5點到7點第二個,7點到9點第三個”。

春豔有時候也會想,這樣的日子是不是有點辛苦,但她心裡清楚,比起在家做主婦那幾年,自己的内心堅定了很多。

自學化妝的日子(人生第一次學化妝)3

▲ 在培訓班學習期間,學員們互相給對方化妝。圖 /受訪者提供

自我

如今的春豔如果不化妝,立馬會被周圍人看出不對勁,“我有時候洗一個臉,也不化妝就出門,我媽看到就會問我今天怎麼了?怎麼不化妝?你一個化妝師竟然素顔出門?”

化妝師曾經隻是一份工作,春豔過去都是自己掏錢參加培訓,而去年年底的這次,是由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創美人生”美妝公益培訓,涉及的費用都是主辦方承擔,學員要付出的隻有十天完整的時間。

培訓班裡一共來了42位女性,春豔最先注意到的是她的同桌,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孩。“她的皮膚看着好嫩,平時也沒怎麼護理,但狀态非常好”,這讓春豔很羨慕。

女孩上課時的認真,春豔也看在眼裡。有什麼問題不懂,她就會立刻舉手問老師,老師沒空回答時,她就轉向有經驗的春豔求助。造型課上學員們要互相卷頭發,女孩動作大了點,燙到了搭檔的眉毛,吓得她趕緊問春豔這怎麼辦。

42位女性成為了姐妹,也建立了一個一起尋找自己的共同體。從她們身上,春豔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剛開始接觸化妝這一個行當時,她也經常出錯,反反複複地練習過後,心裡才能有點譜。最初給别人化妝尤其是化新娘妝時,春豔格外小心,“這個不是開玩笑的,你知道化新娘妝那天是人家很重要的時候,不說做到完美,也要有七八分的把握把它做好”。

藏區那邊的新娘妝并不好化。高原的日照強烈,如果做不好防護,曬斑、幹皮和高原紅的皮膚問題比比皆是。在成都待過的春豔深知補水的重要性,每次上門化妝之前一周,都會提醒新娘婚期将至,注意敷面膜,否則當天的上妝效果很難保證。

但還是有人沒有照做,差點“翻車”。按照約定,化妝師抵達之前,新娘會做好妝前的護膚,擦好水乳,讓皮膚保持濕潤,有一次等到春豔到了才發現,新娘懷孕了,因為聽别人說護膚品對孩子不好,所以三個多月沒有抹過一丁點,皮膚已經幹到無法上妝。

還好帶了一些自己用的水乳小樣,春豔勉強給新娘塗了才能繼續下面的步驟,“那時她還在擔心擦了會不會過敏”。遮瑕剛塗完,臉上的幹皮又出現了,春豔隻能硬着頭皮往下進行,一邊化一邊和新娘說,現在很多化妝品孕婦都是可以用的,擔心孩子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

寒冬臘月的清晨,外面還下着雪,春豔第一次化妝化到滿頭大汗。最後的妝容充滿了遺憾,她為此也愧疚了許久。在家鄉給新娘們化妝的這些年,她真切地感受到,不少女性對自我的關注實在太少了。

化個妝、追求美,看到自己、愛護自己,是每個女性關注自己的第一步。這個由逸仙電商主辦的“創美人生”美妝公益培訓和培訓班,正在喚醒更多的女性一起幫助身邊的人,成為生活的主角。

沒能留住母親多過些日子,一直是思錦心裡的遺憾。回想到那段經曆,她會反問自己:你活成了媽媽想要你活成的樣子嗎?如果每天都能夠再開心一點,再為自己多考慮一些,她會更開心吧?想到這裡,她就暗自下決心,不能再敷衍自己。

在婦聯工作的朋友把培訓班的報名信息轉給思錦,她沒聽過主辦方“逸仙電商”,但朋友解釋說,就是那個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這個倒有聽過,好像是這兩年很受小女生喜歡的一個國貨品牌”。思錦放下心來,留意了招募對象的年齡要求,18到48周歲,“我發現我還好,剛好46歲,我想管它的,雖然年齡大一點,無所謂”。去之前,思錦以為大部分學員可能是沒有工作的家庭主婦,但到了開班那一天,眼前的人群讓她小小地吃了一驚,從70後到00後,什麼年齡階段、什麼職業的女性都有。

其中有一位學員,是一名大廠的80後工程師。思錦對她印象深刻,“第一天晚上她上台介紹自己,我都沒聽清楚她的名字,隻記得她用一件大衣把自己包裹住,說‘我有社恐’。我都沒聽清楚她後面講的什麼,她就下去了”。

但在随後的課堂學習中,這位工程師慢慢顯現出另外一面,向老師提了很多思錦想問卻沒能表達出的問題,比如上了年紀的皮膚浮現出細紋,上妝的時候卡粉怎麼辦?有時候遮瑕遮完,皺紋比不化妝的時候還要深,如何處理?黑眼圈怎麼遮也遮不住,是不是手法不對?“她的提問非常細,我們都跟着學到了。”思錦說。

不斷增長的年齡,是不少女性眼裡的“敵人”。但在培訓班裡的十天,和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相處,思錦覺得自己似乎掌握了一些與年齡和解的秘訣。過去,她被現實的瑣碎牽絆,在找尋自我的路上迷失,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與庸碌的日常對抗;這一次“出走”,卻讓她看到了更多的同路人。

梅子的顧客裡面,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阿姨們,她們定制旗袍的想法很簡單,要自己穿得美。據梅子觀察,這些阿姨年輕時候或許過的是拮據的日子,但現在她們比任何時候都舍得為自己花錢,“報複性”地彌補被忽略的愛美之心。

這一點,她自己的婆婆就是最好的例證。“以前她是一名農村的主婦,後來帶了孫子也退休了,每周都要買新衣服,出門的時候塗好鮮亮的口紅,出門買個菜都要穿上緊身絲襪,你問她勒不勒,會不會難受,她說舒服得很。”

完美日記的培訓班,初衷就是“助力女性發現美、創造美”,為她們打開了一扇大門。參與其中的學員們,不僅跟着老師學到了技術,更重要的是,從别人的人生和故事裡汲取到了滋養自己的信念和力量,并且将它帶給更多女性。

梅子開工作室之前,特意學習了傳統盤扣工藝,并且成為了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人。她喜歡把盤扣做成花的形狀嵌入旗袍的細節,“旗袍這個東西你沒辦法一下子學會怎麼做,但是盤扣可以”。做旗袍的間隙,梅子經常到社區和文化館這樣的地方,和對盤扣和傳統服飾感興趣的人們交流,普及一些旗袍文化,傳授一些實用的盤扣制作方法。

變化在思錦參加培訓班後,密集地到來。像中了魔法一樣,她不停地給自己買了很多彩妝産品和護膚品,經常和培訓班認識的姐妹交流化妝和護膚經驗。過去,她習慣“明天的事明天再說”,但如今她更願意去做一個有準備的人,“比如明天我要去見客戶,或者我要去某個場合,穿什麼衣服、化什麼妝容,我今天會先在腦海裡預演一遍”。

一開始,思錦還會不好意思。“我去參加培訓,我孩子知道,老公也知道,他們都覺得很奇怪:你去參加那個幹什麼?你要轉行嗎?你要給人家化新娘妝嗎?”

但現在,這些情緒都已經煙消雲散,她也開始影響身邊的朋友。有人和她一樣對化妝發怵,她不怕麻煩地演示化妝的一整套流程,然後告訴對方“你以後就按照這個來”。結果第二天,朋友興奮地發來反饋,效果真不錯。

這次培訓班,是向女性的一份緻意。2020年5月,逸仙電商宣布攜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逸心一益”女性價值創造計劃,承諾在未來三年間持續投入200萬元,為需要幫扶的女性提供支持,幫助她們全面發展、成就理想人生。

此前,逸仙電商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它旗下的國産美妝品牌完美日記Perfect Diary。作為國貨新銳之一,這個擁有并服務着中國幾千萬00後用戶的年輕公司正圍繞着女性和美,嘗試在更多領域創造價值。

“我們認為,美,是源于愛的動人表達。美,是圍繞個性的鮮活展現。美,是人與生俱來的樸素追求。”逸仙電商CMO孫蕾曾這樣解釋公司對美和女性力量關系的理解:“我們期待,用科技、專業的力量,持續發現美、守護美、創造美,而完美日記作為逸仙旗下的新時尚美妝品牌,早已将‘人人皆可輕松變美’的願景嵌入品牌DNA中。”

這一次“創美人生”美妝培訓班,是計劃的延續。正如一位學員所言,“創”是創造,是突破,是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美”是技能,是窗口,是看到更大世界的可能性。

撐過了最艱難的時段,思錦收到了完美日記的心意——一套護膚品,和一個美美的妝。針對她的膚色和臉型,化妝師挑選了既适合她膚色、又滋養皮膚的粉底液,為她畫上時髦的眼妝,塗上顯氣色的口紅。那個青春的女孩回來了。

可以預見的是,借助夢想的橋梁,她們的故事還将繼續下去。

自學化妝的日子(人生第一次學化妝)4

▲ 圖 /《所以我化妝》截圖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