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專題↑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春耕的熱潮正在南粵大地翻湧。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下稱“公司”)秉承“艱苦奮鬥、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立足農業農險為根、互助服務‘三農’為本”的發展原則,堅持公司高質量、專業化、差異化發展戰略,以小而全、專而美的姿态在細分市場上深耕農險主責主業,不斷放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惠農效應,深挖潛能,精準賦能,聚能發力。
《南方日報》報道
深耕專業農險 工作精益求精
公司自2009年在廣東省開展水稻保險以來,持續深耕專業,是廣東省農險保費前十中唯一一家專業農業保險公司,目前已在湛江、江門、中山、清遠、廣州、茂名、肇慶、惠州、佛山、陽江十個地市開展農業保險業務,2021年開展農業保險險種37個,其中政策性險種32個,覆蓋了廣東省所有主要農業品種。公司自2013年至今承保了種植業面積8241.45萬畝,牲畜895萬頭,家禽14945萬羽,水産5.22萬畝,提供風險保障112億元。
公司自2016年開展江門市森林保險至今,森林綜合險參保面積累計1213.99萬畝,江門市各市區生态公益林及江門市屬林場生态公益林均參與投保,參保覆蓋率達到100%。
2017年8月,台風“天鴿”“帕卡”正面襲擊江門,大面積林木倒伏、折斷,造成嚴重損失,最終确定總理賠金額5719.27萬元,簡單賠付率1105.02%;2018年大面積商品林遭受強台風“山竹”影響,出現腰折、斷梢、折枝、倒伏等情況,最終确定總理賠金額3750.54萬元,簡單賠付率726.36%。截至2021年2月,共賠付政策性森林保險面積40.56萬畝,賠付金額9521.22萬元,賠付率361.21%。
災害發生後,公司開展全面查勘、科學定損,采取了“衛星遙感航拍(全面描述) 無人機航拍(局部描述) 人工現場查勘(綜合描述)”同步結合的辦法查勘定損,實現了快速、準确定損并及時賠付,得到了國際再保險公司的高度認可。
精準研發 支農惠民手段新
農業穩,糧食足,民心安。公司在水稻等42項政策性農險産品的基礎上精準研發砂糖桔、茶葉、鵝、鳗魚、“小額貸”和“政銀保”保證保險、農産品安全責任保險等23個涉農保險産品,有效推動地方特色創新農業産業健康發展;創新提出完全成本保險、區域産量保險、氣象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和相互制保險等先進保險模式。
鵝業有風險,保險護騰飛。我國是世界産鵝第一大國,鵝年出欄量占世界總出欄量的90%以上。而廣東省作為傳統的鵝業養殖及消費大省,鵝業正在蓬勃發展。為做好廣東省鵝業風險保障工作,2020年公司在江門市共承保肉鵝34.73萬羽,種鵝44.78萬羽,為江門的鵝養殖戶提供了1億元的風險保障。在江門市特色險種政策性家禽(鵝)保險工作基礎上,公司創新推出鵝商業保險,并先後在肇慶、湛江、廣州、陽江和佛山等地開展,合計承保鵝1.25萬羽,為鵝養殖戶提供254萬元風險保障。2022年公司作為陽江市政策性鵝保險的獨家承辦單位,成功承辦陽江首筆政策性地方特色家禽(鵝)保險。截至今年3月,承保鵝4.65萬羽,為陽江的鵝養殖戶提供了787萬元風險保障。
陽光農險助果農發展嶺南特色農産品。2021年1月,廣東省連續多次寒潮,江門開平市等地的農作物,均有不同程度受災,涉及香蕉、木瓜、柑桔等,受災面積達1萬畝。公司累計接到開平市各鎮理賠報案222件,及時做好報案登記,成立多個災後查勘小組,第一時間抵達現場開展查勘、定損等工作,賠付金額達340萬元。公司在接收新的報案同時,也對早期報案的農戶使用無人機同步進行二次查勘,以便更好更快地定損、發放理賠款,幫助渡過此次的“寒潮”難關。
2021年8月,公司開出江門市首批7個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品種保單,為農戶提供風險保障239.38萬元。此次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落地,增強了農業防災抗災和農戶抵禦風險的能力,推動了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增品,豐富了江門市農業保險品種體系,為不斷推進僑鄉優勢特色農業産業化、标準化與社會化服務提供保險保障和金融支持。
助力鄉村振興 補齊民生短闆
2020年4月,公司與清遠市陽山縣政府簽訂精準扶貧綜合保險項目協議。該項目專為貧困人口提供,包含意外傷害、疾病住院醫療、重大疾病、農業生産、教育資金等保障和資助,是涵蓋衣、食、住、行、産、教的一攬子綜合保險項目。2020年為陽山縣貧困家庭子女發放教育補助金32.9萬元,為貧困人口發放意外傷害、住院醫療、重大疾病、農業生産損失等賠償金92.51萬元。
2021年,公司為助力鄉村振興,承辦了陽山縣2021年建檔立卡脫貧人口防返貧綜合保險項目,累計為13256戶共32452人提供風險保障87.42億元。該項目被清遠市金融工作局、清遠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清遠市中心支行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清遠監管分局評為“清遠市銀行保險業精準扶貧十佳創新産品”之一,同時榮獲廣東省2020—2021年度最受歡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産品金獎。
防重于賠 發揮專業優勢
公司始終恪守“防重于賠”的農業保險經營理念,2021年共投入防災減損資金359萬元,協保體系投入144萬元,在應對幹旱、低溫和台風等災害中效果明顯,達到了防災減損的目的,提高了協保體系的積極作用。
2021年,公司積極推進《産糧大縣水稻種植新型經營體和種植專業大戶“保、防、救、賠”一體化服務項目》,選擇位于台山市四九鎮石闆潭村的托管型種植水稻的集約化生産的種植企業,将土地托管與防災減損相結合,實現“保防救賠”一體化服務,在400畝水田上投入了約50萬元用于高标農田建設、病蟲害防治等項目。晚造水稻經過測産比早造增産50%,增收10.6萬元,達到了減損增收的預期效果,得到了各級政府和農戶的高度認可。
“十四五”期間,公司将以“中國糧食、中國飯碗”為使命擔當,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保險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工程和重大任務為主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實現廣東省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标”發展目标,為廣東省“三農”領域提供更好的“陽光”服務。
■一線案例
砂糖桔種植保險為農戶織密“保護網”
砂糖桔是清遠市陽山縣的重點農業産業,由于種植地點地處山區且砂糖桔開花結果期長,容易受到凍災影響。為了幫助果農抵禦風險,陽光農險于2017年在當地首創砂糖桔種植保險,2018年1月的寒潮便賠付了約400萬元,賠付率高達800%。同年,由廣東省财政補貼的政策性嶺南特色水果種植保險将砂糖桔納入保障範圍,農戶投保成本更低,抗風險能力更強。
2021年,陽光農險承保陽山縣砂糖桔9300多畝,為種植戶提供約2790萬元的風險保障。2022年農曆春節前後,清遠市接連三次遭遇寒潮侵襲,強冷空氣和持續降水導緻陽山縣的砂糖桔受災嚴重,陽光農險深入受災農戶果園中進行查勘定損,先後派出查勘人員150餘人次,查勘車輛50餘台次,無人機70餘架次,理賠金額453萬元。
果農陳天城種植砂糖桔多年,2017年在陽光農險推出砂糖桔種植保險後第一個購買了保險,2018年的凍災獲賠36.3萬元。此次因寒潮侵襲導緻440畝全部受災,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陽光農險的工作人員再次到來,共賠付36.02萬元,極大地緩解了陳天城一家生活壓力。
收到理賠款後,陳天城激動地表示:“如果沒有陽光公司,我在2018年就沒法再經營下去了,兩次購買保險自己花了3.9萬元,共獲得理賠72萬元,有了農業保險,我們果農種果更有信心了。”
【撰文】周美霖
【作者】 周美霖
289财經熱點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