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創辦于1906年百年老校,是一所省級示範小學、省級文明校園。學校以“讓每一個人—健康、活潑、樂學”為教育理念,确立“字正品端、書道合一”的校訓,倡導“博學善導、厚生樂教”的教風和“讀好書、寫好字、行好路、做好事”的學風,力求讓學生、教師、學校都得到全面發展。學校從2003年就開始書法教育實踐,從2013年開展書香校園建設實踐。學校已成為了甯化縣寫字教學示範基地,先後獲得“全國寫字教育實驗學校”“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單位”“全國特色學校”“中國優秀傳統教育文化百佳實驗學校”“福建省規範漢字書寫特色學校”“福建省書法(寫字)教育先進單位” “三明市品味教育項目特色學校”“甯化縣書香校園”等榮譽稱号。“品經典、沐書香、塑人格”,這是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深化書香校園建設的核心理念,也是其抓内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理念導航,提升目标意識
學校教育要上水平、上品牌,首要任務就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在倡導“讀好書、寫好字、行好路、做好事”的學風建設上,把“讀好書”擺在首位,要求師生立足于讀書,讀好的書,把書讀好;把常态閱讀作為生活方式、工作内容來抓,用教師自我的閱讀引領學生的閱讀、推動家庭、社會的閱讀,把校園真正打造成熱愛讀書、崇尚讀書的精神家園。為此,該校确立了書香校園建設的總體目标:
1.優化校園文化和育人環境,大力開展校園、班級讀書活動。用濃濃的書香氣息感染師生,引領廣大師生“在閱讀中成長”,打造充滿濃郁文化氣息的“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書香少年”“書香家庭”。
2.依托“閱讀考級”、“閱讀課程”等平台。點燃師生的閱讀熱情,讓師生愛上讀書、學會讀書、習慣讀書,進一步彰顯學校文化特色、辦學特色,為學校建設尋求新的發展亮點。
二、強化管理,落實常态閱讀
制度建設是師生閱讀常态開展的重要推進措施。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分學年制定推進方案,不斷完善了相關的管理制度。
1.制定書香校園建設制度。制定《實驗小學書香校園建設發展規劃》,分年度出台《“書香校園”建設推進工作方案》等管理制度,從圖書管理、閱讀管理、教師讀書管理等規定考核細則,保證各項建設有的放矢,循序漸進,落到實處。圖書館還制定《圖書室管理制度》《學生閱覽室規則》等制度,保證閱讀室正常開放。
2.制定計劃,鼓勵教師讀書。每個教師每年讀好兩本以上的專著(專著由學校選購贈送)和兩本以上的閱讀考級書目,同時做好讀書筆記,上交一份讀書心得。教師閱讀的考核由教研室從“閱讀心得”、“教師讀書講壇”等方面,按每學期人均100元的考核獎勵基金納入學期績效進行考核量化。
3.制定學生閱讀管理措施。學校提出“早讀課前(10分鐘)朗朗讀,寫字課前(20分鐘)默默讀,晚上睡前30分鐘美美讀,每天閱讀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等閱讀引領口号,确保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不少于一小時能得到落實。各周行政、值日教師把“兩讀”做為學校“三項” 評比的重要内容,教務處還根據學校的書香建設方案,從“圖書角建設”、“班級書香文化”、“閱讀考級”、“學生閱讀保障”、“閱讀指導課”、“閱讀主題活動”、“經典誦讀”等按每學期每位語文老師人均100元的獎勵基金對語文學科老師進行專項考核量化。
三、環境熏陶,濃厚書香氛圍
環境最能影響人,造就人。濃郁氣息的“書香校園”,一定能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
1.規劃設計校園書香硬件環境。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在操場布有醒目的“悅讀”石景,讓學生每天浸染悅讀。此外,我們精心設計牆體文化,讓每一面牆壁飄滿書香。在校門入口處設有“學富五車”“手不釋卷”等經典成語故事,圖書館、教學樓樓道張挂名家、名書、讀書法簡介,弟子規等經典名篇;樓道階梯布置經典古詩句;在校園逸夫教學大樓、圖書館欄杆外側張挂“讀好書,寫好字,做好事,行好路”、“書籍讓校園更美麗,閱讀讓人生更精彩”“品經典、沐書香、塑人格”等大型固定标語,讓學生感受閱讀;在班級闆報設立好書推讀書、閱讀心語專欄,讓學生分享閱讀。我們還利用校園讀書讀報欄、宣傳欄,定期向師生推薦好,廣泛挖掘閱讀資源,讓每一個學生有書讀,同時教務處進行階段性的閱讀成果展示,如每個月展示一次閱讀考級前100名學生名單,促進學生永葆讀書熱情。
2.加強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建設。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極其重視圖書館建設。圖書館先後被福建省教育廳認定為“省級達标小學圖書館”,“省級示範小學圖書館”,2010年被中國圖書館學會評定為“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先進集體”。 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使用“中國專業圖書網”圖書館自動化管理軟件進行管理,手續簡便、快捷,方便師生的借閱。現藏書量達五萬四千餘冊,生均達32冊;報刊62多種,其中報紙10種,刊物52種。專用書庫面積93㎡,擺放圖書三萬多冊。教師閱覽室面積達63㎡,有32個座位。學生閱覽室分兩個,一個是擺放圖書達一萬多冊近50㎡的全天候開放的閱讀室;另一個使用面積達93㎡的心天地多媒體互動教室,内有一套多媒體設備、5台計算機及3000冊新圖書;現配有53台平闆電腦,主要供教師開展每周一節的閱讀指導課或學生讀書社團的專用場所使用。學生進入館室,似徜徉在書的海洋裡。
圖書館配備兩位專職管理員,随時方便學生的借閱。采用“見縫插針”式的借閱方法。首先是由各班推薦二名責任心強、工作認真的同學擔任班級圖書管理員,由圖書館老師對他們進行上崗前的培訓,讓他們學會管理方法,并能協助圖書館教師和班主任組織好本班同學們進行借閱。培訓合格後,有他們利用課餘時間,收集同學們要借閱的書籍目錄,事先與圖書管理員聯系好,在規定的節約時間,帶領本班同學們利用早晨、中午、下午放學的時間,到圖書館進行借閱;或者由各班主任或語文教師按班生數統一到圖書館借閱讀,實行圖書下班“漂流”制。
3.建立開放式的樓道書吧、流動書吧。在樓道、走廊等處設有17個書吧,每個年段配有兩個以上“流動書吧”, 開展“圖書輪轉”,讓校圖書館的圖書能定時向各個班級流轉。流動書吧、開放樓道書吧,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上小學時“巴學園”式的快樂閱讀。而今,這些開放、充裕的圖書資源,随性的閱讀狀态成了校園最美的風景。
4.強化班級圖書角建設。要求各班按生均兩倍的标準或統一配送擔擔者行動A、B套書庫,豐富圖書角資源,讓學生人人參與圖書館建設。各班也因地制宜落實借閱讀措施,如有的班級就設計了“閱讀登記本”“今天你閱讀了嗎—閱讀簽閱讀單”,讓家長參與閱讀的督導工作,多渠道促使學生手中人人有書,課前課後人人讀書。
四、固化閱讀時間,保證閱讀實效
學校倡導“早讀課前(10分鐘)朗朗讀,寫字課前(20分鐘)默默讀,晚上睡前30分鐘美美讀;每天閱讀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除每天課前的半小時左右作為班級靜讀時間的規定動作外,每周還安排了一節課外閱讀交流課,通過開展諸如美文誦讀、故事會、讀書心得交流會、課本劇表演等活動,分享閱讀收獲,同時将閱讀指導課和閱讀展示交流課納入語文教學單元總課時量。
五、學習培訓,上好課程
1.學習培訓,提升能力。2017年暑假,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張清祥、周學琴等5位老師參加擔當者行動公益組織在安溪茶學院舉辦的暑期“課外閱讀領航員”培訓班;夏盛油、伊小蓮、張秋英等5位老師分别參加親近母語在南京、西安、成都等地舉辦的閱讀種子老師研習活動。同時所有語文老師參加了2018年暑假在甯化客屬中心舉辦的“校園大閱讀”課程教學全員培訓班。目前學校有6位老師參加了縣“七彩閱讀”課程工作室。
2.上好課程,實踐研訓。張秋英、李春花等老師多次在全縣開展公開課。2018-2019年上學期開展閱讀課教學研讨活動及閱讀教學過關課研訓活動,讓每位老師明确整體書閱讀中讀前推薦、讀中交流、讀後分享三種基本劑型的操作方法。溫蓮香、黃翠華等老師在“七彩閱讀”課程工作室中積極探索科學、英語等綜合類學科學生閱讀。目前,“主題閱讀”“繪本閱讀”“整本書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形成常态教學。我們也積極開展“主題閱讀”實驗,要求實驗班“以文帶文、讀寫聯動”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常态課型。
六、搭建平台,提升書香品味
1.教師讀書,引領尚學之風。對于教師而言,書帶動的是閱讀,是思考,是實踐。閱讀滋養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實踐造就名氣。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帶好一班人,教育一批人”,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學校開展“好書送讀”、“百元購書”活動外,還将推行教師“種子項目”工程,由學校提供經費,給每位優秀教師每年贈送100元的圖書。或結合節日活動、教師工會競賽活動開展贈書獎勵。目前共送出《教師的五重境界》、《不跪着讀書》《希望教室》、《教師不可不知的哲學》、《班主任創意集錦》、《怎樣教好語文》、《第56号教室》、《優秀教師的6種核心品質》等等各種書籍10餘本。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利用業務學習時間舉辦“讀書講壇”“讀書沙龍”等閱讀分享活動。在“讀書講壇”上,老師們既談讀書,更多是談心靈感悟,談人生,既推動了閱讀,也強化了我校的師德建設。
2.結合寒暑假開展“讀一本好書”活動。要求全體師生利用假期時間靜心閱讀,并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寫成讀後感,學校統一評比。為了把閱讀延伸到家庭,我們在2018年暑假還開展了假期親子閱讀征文評選活動,把學生、家長、教師的優秀征文彙編成冊,作為獎品發放給獲獎人員。在“讀一本好書”活動中,開展“創意書簽”、“自創繪本”“讀後感”等優秀作品評選活動,并組織參與縣級的讀書活動,連續兩屆獲“優秀組織獎”。教師們利用假期閱讀《和孩子聊書吧》《讓學生學會閱讀》《朗讀手冊》等閱讀教學工具書,提升自己的閱讀教學水平。
3.依托“讀書節”,讓校園“書香”滿園。自從讀書節活動廣泛鋪開後,孩子們各盡其能,各顯神通。得到了良好的書香的熏陶。近年來,先後開展“找名言,做書簽”、“一站到底”知識競賽、“大閱讀情景劇”、“書香少年”“書香少年”“書香班級”“書香家庭”選拔PK賽、“我愛閱讀”演講比賽、故事比賽、“讀故事,畫故事”、“誦童謠,編童謠”等,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強了學生的讀書興趣。讀書節活動,激活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拉近了家校的距離。我們還大力組織學生誦讀縣編撰的《經典誦讀100課》,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他們在誦讀過程中獲得古詩文經典的基本熏陶和修養,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并利用好“每周一詩”及“朗誦台”等常态活動,保障經典篇目的真正意義上的“日積月累”。
4.開展“閱讀考級”活動。學生主動參與閱讀考級活動,采用每周一次自主考級和每月一次電腦室統一考級相結合的考級形式,每月公布學生考級情況,表揚激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考級活動,确保學生閱讀考級抽查誤差率不超過15%。在學期末,教務處還随機從各班抽選20%的學生參與“閱讀考級”考核,并将考核結果直接納入到書香建設工作績效中予以量化,确保考級工作不走過場。每月開展有“兩香”月監測,用監測數據說話,形成督導長效機制。
5.把閱覽室建到社區,讓閱讀向社會延伸。為讓社會了解“校園大閱讀”,讓學生在周末、假期也有集中閱讀的場所,把閱讀處社會延伸,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于今年3月份在片區内的錦繡華庭小區建設了閱讀室。學校倡議學生捐書,并成立了閱讀室管理志願者。錦繡華庭、翠華小區的兩百多名學生周末、假期都可以到這裡參加閱讀,退休的伍祥發老師主動承擔了兼管任務,并在本小區招募了許多志願者,利用周末、假期引領孩子們閱讀,他們或給孩子們講故事,或給孩子們講繪本,或帶領孩子們吟誦詩詞。得到了業委會的高度贊揚,也得到了家長的滿意支持。
七、書香緻遠,永築美麗的生命課程
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閱讀面廣了,寫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在2018年寒假縣“讀一本好書”活動中謝語彤、張藝陽等七位同學的自創繪本分别獲得一二三等獎,塗鑫漢等6位同學的讀後感分别獲得一二三等獎。王慧玲老師獲得優秀指導老師獎。2018年張林宇恬、羅沁嶽分别在省語文學會《讀寫》雜志上發表習作。其中羅沁嶽還獲得“讀寫之星”之星稱号。在2018年第二十屆“海峽·冰心”杯全國青少年寫作大賽中我校獲得“優秀組織獎”。其中胡沁恬、鄧琳彥等獲得二等獎。夏盛油老師撰寫的書香校園建設經驗論文《優化閱讀環境 回歸書香本源”》也于2015年11月刊發于《中小學教學研究》。2016年12月縣教育局授予我校“書香校園”稱号。
最是書香能緻遠。今天,福建省三明市甯化縣實驗小學“書香校園”建設已邁出堅實的一步,但如何把學生閱讀的興趣從家庭抓起,如何讓家長參與閱讀等課題,還需深化、完善、充實和提高,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基,為建設書香社會奠基,永築美麗的生命課程,我們任重而道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