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卡是什麼?4月12日,鷹潭市餘江區平定鄉藍田村村民張樣才收到“政務綜合辦公平台”發來的短信,得知社保卡收到了一筆涉農補貼資金這是該市開展涉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改革試點成效的一個縮影2019年,鷹潭在全省率先開展惠民惠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試點工作,創新涉農資金發放方式,解決了政出多門、錢出多門的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涉農資金的一卡查詢、一卡領取目前,該市涉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改革試點已取得顯著成效,并在全省推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安全卡是什麼?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4月12日,鷹潭市餘江區平定鄉藍田村村民張樣才收到“政務綜合辦公平台”發來的短信,得知社保卡收到了一筆涉農補貼資金。這是該市開展涉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改革試點成效的一個縮影。2019年,鷹潭在全省率先開展惠民惠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試點工作,創新涉農資金發放方式,解決了政出多門、錢出多門的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涉農資金的一卡查詢、一卡領取。目前,該市涉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改革試點已取得顯著成效,并在全省推廣。
更方便:涉農資金實現“一卡通”
“涉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是指将原來分散在各個部門發放的涉農獎補及困難補助資金等集中到社保卡上來發放。”鷹潭市社會保障卡中心主任潘健說, 2019年,鷹潭市在人社領域推動全市實現社保卡發放養老金、失業金、創業擔保貸款的基礎上,明确将城鄉低保、優撫補助、退耕還林補助等涉農财政獎補及困難補助納入社保卡“一卡統發”,共涉及民政、農糧等20多個部門。截至目前,該市已累計制發實體社保卡135.48萬張,通過社保卡發放各類涉農财政補貼和困難補助140餘項,累計金額15.78億元。
在月湖區童家鎮嘴上村,45歲的低保戶占雨祥通過手機短信得知每月660元的農村低保金已到賬。他滿臉笑意地說:“以前手上有三四張銀行卡,都是領取政府補貼時辦理的,取錢要跑好幾個地方,也不知道補貼發放時間、金額是否準确。現在政府的補助都打到社保卡上,帶一張卡去一個銀行就行了,真方便。”
“涉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改革,讓社保卡成了農民的明白卡、便民卡。”餘江區财政局黨組成員、鄉鎮财政事務中心主任汪春發在接受采訪時說。
更安全:紮牢不敢腐的籬笆
“2021年,餘江區民政局通過涉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資金發放監管平台,發放了11項補助資金,共計30.54萬人次,總金額9682.86萬元。不僅做到了精準發放,還保證了資金的安全。”該區民政局副局長黃國龍介紹。
近年來,鷹潭市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數據共享、集約建設”原則,建設了涉農資金社保卡“一卡通”發放監管平台。該平台通過電子政務外網實現了各級财政、各業務主管部門和鄉鎮的全覆蓋。潘健告訴記者:“該平台通過與公安、市場監管、不動産登記等系統對接,實現了人員信息比對、補貼對象資格審核、自動預警提示、邏輯數據自動核驗等功能,不僅減少了基層經辦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通過大數據對比和多維度分析,實現了補貼資金的高效監管,減少了涉農資金優親厚友、虛報冒領等亂象。”截至目前,該平台已提示核查社保卡狀态4.82萬次、預警人卡不符3.89萬次。
“試點前,涉農補貼資金發放要經過業務部門線下申報、主管部門審核、财政部門代發等環節,部門之間信息共享不足,套取騙取等違法違紀行為時有發生。”鷹潭市人社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韓學農說,改革試點推行後,涉農補貼資金由系統直發到人、到卡,全過程實現閉環運行,将所有補貼歸集到一張卡片,将業務集中到一個系統,實行數據大集中,提高了發放效率和準确度,确保了涉農資金發放安全。
将涉農補貼資金放在陽光下,讓虛報冒領等違紀違法行為無處藏身是該平台的一大特點。“我們引入相鄰人員互查的方式,同一類别的涉農資金實現互相查詢,農民通過手機或者人工服務渠道便可知曉同一類人員領取的标準與自己是否一緻等信息。通過擴大補貼資金的知曉度,實現全民監督。”韓學農說。
周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