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泾河的清與濁常常随着季節發生變化。夏天的豐水期,兩條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線不明晰。到了冬季,泾河的含沙量會猛降到雨季的千分之一左右,這時候就會呈現“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了。
“泾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泾渭兩河交彙處。意思是在泾河、渭河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區相彙。
古人認為是泾水濁而渭水清的。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歎》中:“濁泾清渭何當分”,大概是這則成語的雛形了。但如今我們看到的卻是渭水濁于泾水。許多專家親赴實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濁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古人錯了嗎?
實際上,從流經的地域來看,渭水流經的是關中平原;而泾水全程流經的是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就河水含沙量而言,應該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據統計,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4億噸泥沙,平均含沙量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納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輸送泥沙1.78億噸,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從數字上看,還是泾濁渭清。因此,并不是古人錯了,而是不同時期,兩河含沙量不同而已。到了現代,由于渭河流域上遊人類活動的原因,環境破壞,水土流失也同樣嚴重。因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份的原因,當渭河含泥沙量達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水色便呈赤黃色了。因此,現在隻有如《航拍中國》所說的,大部分時間,兩河均是黃色,冬季才能看到泾渭分明的景觀了。
練習
(2018重慶三模)河流的流量、流速及流域内的土質狀況等都會影響河流含沙量,而所含泥沙礦物成分的不同也會影響河流的水質和水色。由于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分的原因,當渭河含沙量達到10kg/m³時,水色便呈赤黃色了,從而在某些季節在泾河(渭河的支流)、渭河交彙處容易出現“泾渭分明”的景觀。讀渭河、泾河流量及含沙量統計表。
1. 與渭河相比,泾河枯水期含沙量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坡度較小
B.降水量小
C.支流較多
D.植被稀疏
2. “泾渭分明”景觀容易出現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A D
【解析】1、兩河流降水差異不大,渭河支流更多,泾河流經黃土高原,植被破壞更嚴重。渭河源頭是甘肅鳥鼠山,海拔3495m,流入關中平原,相較于泾河,坡度更大。
2、泾河冬季的含沙量小于10 kg/m³,水色呈現青色,而其他季節和渭河一樣,含沙量大,并無差别。
(2018日照5月質檢)《史記》記載:“泾水一斛,其泥數鬥。且糞且溉,長我禾黍。”詩人杜甫《秋雨歎》中有“濁泾清渭何當分”。鄭國渠是秦代修建的水利工程,渠首位于泾水進入關中平原的谷口。西漢時開鑿六輔渠(開支渠以輔助鄭國渠),經曆代修繕、改造,鄭國渠現在還在發揮着巨大的作用。下圖示意鄭國渠和六輔渠的位置。
1.“泾濁渭清”的原因是
A.渭河徑流量小,沉積作用強
B.泾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強度大
C.泾河流經黃土高原,黃土疏松侵蝕嚴重
D.渭河發源于南部的秦嶺山脈,植被覆蓋率高
2.上述工程設計的優點是
A.與等高線平行工程量小
B.利用地勢高低全線實現自流
C.利用地勢接納渭河水源
D.便于積水彙集幹渠排入洛河
3.鄭國渠的主要作用是
A.春季大水沖壓鹽堿,改良土地
B.提供灌溉水源,保證農業穩産
C.發展内河航運,改善關中交通
D.沉積肥沃黃土,增加耕地面積
【答案】C B B
【解析】注意泾河和渭河的流向,泾河更多流經黃土高原,渭河自東向西從黃土高原南部流過,泾河受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影響更大。渭河流量更大,降水差異不大,渭河在秦嶺北部。
(2019龍岩3月質檢)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間,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黃土高原黃土層,深達黃土下的堅硬基岩,多數河段為石質河床。現今,冬季“泾清渭濁”極為明顯。
簡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答案】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對黃土高原坡面侵蝕搬運能力弱;(2分)冬季河流徑流量小,且河床為石質基岩,沙源物質少,河流含沙量小。(2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