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嶽的說法,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古代,帝王們常常喜歡到一些名山祭祀天帝,并把這些名山命名為,嶽。據考證,五嶽的提出始于漢武帝,到漢宣帝時,确定以河南嵩山為中嶽,山東泰山為東嶽,安徽天柱山為南嶽,陝西華山為西嶽,河北恒山為北嶽。其後又改湖南的衡山為南嶽,隋朝以後,固定下來。明代,開始以山西渾源縣的恒山為北嶽,清代就在這裡祭祀。直到今天,五嶽的名稱未再改變。
關于三山的說法有幾種。江蘇省南京市西南長江東岸,有三峰列,南北相連,稱三山。
詩人李白《登金陵鳳凰台》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露洲的詩句。
江蘇省鎮江市長江江濱和江中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夾江相峙,并稱金口三山。
我們現在所說的三山五嶽,是泛指中國的名山。
三山:浙江雁蕩山, 江西廬山,安徽黃山。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