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正經三字經

正經三字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15:01:07

正經三字經(漫話三字經)1

‌《三千經》是我國最淺顯易懂的中國古代經典。她短小精悍,全篇共380句,1140個字,合轍押韻,朗朗上口,與《百家姓》、《千字文》并稱為三大啟蒙讀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在今大力倡導國學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對《三字經》有所了解。特别是喜歡寫作的朋友,學習和了解《三字經》,對你的寫作也是有益處的。

一、《三字經》的成書。

據傳,《三字經》是南宋名儒王伯厚(王應麟)最先撰成。也有人說是宋人歐适,明人黎貞等。其實,《三字經》從成書到最終定型,經曆了很長的時間,也不是一兩個人之功。南宋的陳淳,也用三字經的形式寫過《啟蒙初誦》,起首為: “天地性,人為貴,無不善”,後面還有:“性相近,君臣義,父子親,長幼序”等。《三字經》中有“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的句子。這裡所說的“小學”是以文字訓诂為教授内容,并不特指學校。古代除了小學,還有大學。大學是以詩書禮樂為學習内容。四書是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四部經典。

正經三字經(漫話三字經)2

大家知道,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是從隋唐開始的,科舉考試時,“四書”、“五經”的内容肯定是有的。然而,到了公元1195年,也就是宋甯宗慶元元年,發生了“慶元黨禁”事件(有關此事件的詳細介紹可百度搜索),“道學”派受到打壓和禁锢,理學家的書籍也被禁毀,宋代大儒朱熹的書也不例外。科舉答卷時,稍涉義理之學者,一概不予錄取。《三字經》中有“小學”、“大學”、“四書”,這說明在元代仍有人對其補充和完善。因為元朝延佑年間恢複科舉考試後,規定考試程式中,《四書》要用朱熹的集注。

不光如此,今本《三字經》還有對元、明、清曆史的簡述,如:“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太祖興,國大明,号洪武,都金陵”,“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可見,如果隻是宋朝的學者王伯厚和歐世所著,他們怎麼可能寫到身後的元、明、清各朝?所以說,《三字經》不是某一兩個人完成的,也不是在某個曆史時期定型的,是随着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是由曆代文人墨客不斷增補完善而成書。

正經三字經(漫話三字經)3

二、《三字經》蘊含了豐厚的中國傳統文化。

《三字經》取材廣泛,包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曆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蘊涵了豐厚的傳統文化。

1、孟母三遷。古人極為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初生時是白紙一張,性格上基本上差不多,都應該是善良的。造成人後期思想和性格差異的,主要是環境的影響。所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孟母三遷”未必有直接關系,但是孟母那種教子方法還是非常可取的。和孟母有一拼的,還有幽州的窦燕山,因其教子有方,所以“教五子,名俱揚”。

2、孔融讓梨。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古人更重視個人内心的自我修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人隻有不斷刻苦的學習,不斷增進自己的素養,才能成為一個“君子”,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怎樣才算是對社會有益呢?古人早就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師長,他是不是人都要打問号,更别說對社會有益了。所以,知書達禮很重要:“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有關孝悌之事,《三字經》告訴我們:“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值。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正經三字經(漫話三字經)4

3、趙普夜讀。《三字經》裡有不少勸學的故事,主要就是告訴人們,那些古今有大作為,成大事者,都是勤奮學習者。宋朝開國宰相趙普,酷愛讀書。有一天晚上他正在讀《論語》,趙匡胤看到就問,《論語》是兒童讀物,你怎麼還在讀?他說,臣用半部《論語》幫助陛下打天下,還要用半部《論語》幫助陛下治天下。《三字經》将中國古代那些刻苦學習的人和事串連起來,讓人們從一個個故事中受到啟迪:“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頭懸梁,錐刺骨,彼不教,自勤學”、“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辍”、“如負薪,如挂角,身雖勞,猶苦桌”、“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4、師道尊嚴。在中國古代社會,教師的地位是相當高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要把老師當成父母那樣對待。即便貴為帝王,也要尊重自己的老師。孩子入學頭一天,首先要向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敬禮、鞠躬、磕頭。在私塾的教室裡,都挂有一個“戒尺”,幹啥的?就是打學生的。學生調皮搗蛋不聽話,老師是可以用“戒尺”打的,家長也是支持的。“教不嚴,師之惰”,不僅強調了老師的責任,也強調了老師的尊嚴。當然,老師也要有老師的樣子,要“為人師表”,不能做有辱斯文的事。如果一個老師總想着對漂亮的女學生“潛規則”,總想着下課收錢補課,肯定也得不到尊重。

5、舉案齊眉。《三字經》也講到了“三綱”,但是請注意,《三字經》的“三綱”和儒家倡導的“三綱”有本質的不同。儒家的“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說白了就是,臣要絕對服從君,子要絕對服從父,妻要絕對服從夫。《三字經》的“三綱”是:“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這裡講的是君臣之間相互要有一種道義,父子之間要親愛,夫婦之間要和順。大家都知道“舉案齊眉”的故事。但是,“舉案齊眉”不光是妻子孟光要把小盤舉到眼眉的高度,丈夫梁鴻也要雙腿跪下去接。《三字經》倡導的是這種相敬如賓的夫妻關系。其實,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沒有誰絕對服從誰的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做領導的要有做領導的樣子,做員工的要有做員工的樣子,做長輩的要有做長輩的樣子,做晚輩的要有做晚輩的樣子。隻有這樣,社會才能和諧,家庭才能幸福

6、相生相克。《三字經》說,“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學說,認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中國古人将“水火木金土”稱之為“五行”。這五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也是古人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五行”可以對應許多東西,對應數字就是一二三四五,對應“五髒”就是腎心肝肺脾,對應五官是耳舌眼鼻唇,對應顔色是黑赤青白黃等等。可别小看了這些“對應”,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内在的客觀規律,掌握了它們,按其所對應的内容行事,許多事情就容易“心想事成”。

正經三字經(漫話三字經)5

三、《三字經》的寫作技巧

《三字經》雖然是啟蒙讀物,但她在寫作技巧上非常講究,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是言簡意深,點到為止,給人留下思考的餘地。《三字經》開宗明義:“人之初,性本善”,明确告訴你,人性本來都是善良的,至于為什麼,不多說,你自己去想吧。再看,“教之道,貴以專”,這就讓人思考了,教育之道為什麼要“專”?這個“專”是專業還是專心呢?當然是即要專業,更要專心了。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我在很早以前讀到這句話時就想,為什麼是父之過,不是母之過呢?後來我明白了,中國封建社會主要是父道尊嚴,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也是說了算的,當然教育子女也是父親的主要責任和義務。

二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三字精》主要由六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談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從開始到“人不學,不知義”;第二部分說教育的内容和順序,從“為人子,方少時”到“知某數,識某文”;第三部分講中國古代的文化知識,從“一而十,十而百”到“此十義,人所同”;第四部分介紹主要的精典著作,從“凡訓蒙,須講究”到“考世系,知終止”;第五部分簡述中國通史,從“自羲農,至黃帝”到“通古今,若親目”;第六部分告訴人們,隻有勤奮刻苦才是接受教育的基礎,從“口而誦,心而為”到結束。全篇内容連貫,層層推進,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可讀性。

三是舉例貼切,感染力強。如,“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孔子這樣的聖人還要拜師學習,何況凡夫俗子?“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韫,能詠吟”。彼小女子尚有如此本事,爾等男兒更要發憤自強!“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唐明皇知劉晏聰慧好學,舉他為神童,授翰林院正字。一日召見,楊貴妃愛之,讓他坐于膝上。明皇問之:“卿為正字,正得幾字?”晏對曰:“五經四書之内,諸字皆正,唯有一個朋字不正。”此話指當時朝内朋比為奸者。明皇聞之大異!

從宋代至今,《三字經》已經流傳了七百多年,但魅力不減,還會長久流傳下去。

正經三字經(漫話三字經)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