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元宇宙遊戲研究

元宇宙遊戲研究

遊戲 更新时间:2025-05-19 03:57:11

  元宇宙遊戲研究(真正的遊戲元宇宙)(1)

  元宇宙遊戲研究(真正的遊戲元宇宙)(2)

  編者按:元宇宙(Metaverse),這個來源于科幻小說的概念,已成為真實世界中的流行語。圍繞這一新興概念,一場産、學、研的實踐正在展開。數字化轉型中,元宇宙能否擔當大任?這些新概念在中國語境下如何落地?南财合規科技研究院數字娛樂課題組策劃了《瞭望元宇宙》系列報道,以期為行業和社會公衆提供理解元宇宙的敲門磚。

  系列報道第二篇,我們将深入挖掘國内元宇宙遊戲産業的發展格局,梳理其現狀、争議和未來。

  在大衆對元宇宙的構想中,“遊戲”是優先級最高的落地場景之一。《頭号玩家》《賽博朋克2077》等作品中,“遊戲”也多次成為元宇宙的主要載體,描畫出人們對于這一前沿風口的想象。

  今年以來,監管側陸續傳來元宇宙産業發展的利好消息。北京、上海、廣州、浙江、深圳、河南等省市皆出台了元宇宙的相關發展政策。

  而在上海市發布《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 年)》(以下簡稱“《方案》”)中則明确指出,要發展元遊戲,支持運用雲渲染、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技術,研發制作可編程、再開發類遊戲産品。同時,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号召力強、具備國際競争力的原創元遊戲。

  而在經曆元宇宙遊戲“第一股”Roblox估值暴漲、NFT概念在海外興起以及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這三輪行業浪潮後,國内元宇宙遊戲産業發展的現狀如何?仍存在着哪些問題和争議?未來發展的焦點又是什麼?

  國内布局:大廠自研 收購開拓遊戲元宇宙

  自元宇宙概念興起至今,國内多家互聯網廠商紛紛參與其中,除了在區塊鍊、人工智能、圖像處理、雲計算等專業技術領域深入布局,也通過大範圍投資或收購的方式來擴大自身的元宇宙遊戲版圖。

  如龍頭騰訊在今年2月被被證實成立了XR部門,并早已在内部啟動活水招聘。除了在相關業務上增員,騰訊也先後投資了Epic Games、Roblox等具有元宇宙要素的遊戲企業。另一巨頭字節跳動除了在2021年8月以90億收購了VR頭顯制造商Pico,高調進軍VR遊戲市場。此外,字節也收購了VR初創公司PoliQ、元宇宙社交廠商波粒子科技等廠商。

  此外,以遊戲業務為主的公司,也都依據自身已有的IP儲備和技術積累等原生優勢,逐步加入元宇宙賽道。

  如上海遊戲“四小龍”之一、手握《原神》《崩壞學園》等IP的米哈遊在今年2月正式成立了元宇宙品牌“HoYoverse”,将在蒙特利爾、洛杉矶、新加坡、東京和首爾的辦公室開展業務。在底層技術方面,米哈遊則聯合瑞金醫院成立了“瑞金醫院腦病中心米哈遊聯合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腦機接口。此外,據媒體報道,米哈遊還成立了AI科學家團隊逆熵工作室,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總部同樣位于上海的巨人網絡亦有元宇宙的相關規劃。11月18日,巨人網絡在某投資者互動平台中表示,公司将元宇宙遊戲确定為長期布局的方向之一,并組建了單獨的技術産品團隊,耐心探索發展路徑,紮實推進産品研發。

  坐标北京的完美世界則在某投資者平台回複投資者提問時稱,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非上市業務闆塊,将在各自的領域推進元宇宙相關的布局與探索,釋放相應崗位需求。上市公司立足于主營業務遊戲内容制作的方向定位,有序推進元宇宙相關業務規劃的落地。以目前已上線的遊戲産品為例,完美重點提到了使用UE4引擎研發的《誅仙世界》端遊和《幻塔》手遊。

  坐标深圳的中手遊将依托“仙劍奇俠傳”IP,着力打造仙劍IP元宇宙。如今年内推出的國風元宇宙平台《仙劍世界》,旨在打造消費、交易、娛樂自由的“仙劍”開放世界遊戲。

  而位于廣州的三七互娛則投資了包括腦機接口、光學模組、光學顯示、AR眼鏡、空間智能技術、半導體材料等多家為搭建元宇宙提供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的廠商,并在今年6月和智度股份共同打造了全國首個元宇宙遊戲藝術館。

  不過,“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創始人兼CEO David Baszucki曾經提出,元宇宙中應含有八大要素,分别是身份、社交、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随地、經濟系統與文明。

  21記者觀察目前國内已經正式推出的帶有元宇宙标簽的遊戲後發現,不少遊戲中可能僅具備社交、經濟系統等1到2個相關要素,其它部分與傳統遊戲的表現形式并無區别。

  而在從業者看來,一款真正的元宇宙遊戲,至少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特質?

  對此,MetaApp創始人兼CEO胡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分享了他的觀點。他認為,一款帶有“元宇宙”标簽的遊戲,與傳統遊戲的運作模式有着兩點本質區别。“第一個點在于相比起用戶在遊戲裡培養的角色的數值成長,比如打怪升級,強化裝備等。元宇宙遊戲可能會更看重用戶在遊戲中的實際體驗,即更強調‘參與感’。”他說。

  而第二點區别在于,在以UGC模式(用戶原創内容)為主的元宇宙遊戲中,遊戲内容從傳統玩法中随着劇情推進而被不斷消耗轉化為玩家不斷參與創造。“如果用戶能夠參與到遊戲世界觀的搭建過程中,那麼這款遊戲的内容消耗屬性就會變弱,也不會出現一款遊戲的内容已經更新完了,要趕快開發下一款新遊戲這樣的情況。從遊戲開發方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更為穩定的商業模式。”胡森指出。

  但他也坦言,相比于傳統的網遊,元宇宙遊戲可能更少會去做“氪金”的部分,因為在元宇宙中,理論上任何由玩家創造的要素都是“可被定價”且“可流通”的。對于國内廠商來說,如何在長期運營中實現商業化,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發展争議:P2E經濟系統是必要的嗎?

  提到元宇宙遊戲近年來的發展,區塊鍊遊戲(以下簡稱鍊遊)是其中難以被忽視特殊形式。金融性為主導,遊戲性為輔助,是許多鍊遊的核心特征之一。目前,《Axie Infinity》《Decentraland》《Sandbox》等是海外地區較具有代表性的鍊遊。

  以菲律賓鍊遊《Axie Infinity》為例,從玩法角度來看,該遊戲的遊玩機制類似于暴雪旗下的卡牌對戰遊戲《爐石傳說》,而收集養成的部分則類似于由Game Freak開發、任天堂發行的掌機遊戲《寶可夢》系列。

  21記者實機體驗了該款鍊遊後發現,與常規的卡牌對戰類遊戲不同的是,《Axie Infinity》中多了兩項核心元素:一是可供玩家間自由交易的寵物NFT(即“Axie”,玩家中俗稱“阿蟹”),一名玩家起碼擁有3隻阿蟹才能進入遊戲;二是可在多個加密貨币市場平台中自由交易的代币“Small Love Potion”,簡稱為“SLP”。

  而如今,“阿蟹”的價格已呈斷崖式下跌。一名鍊遊玩家告訴記者,如果要在2021年5月購買阿蟹,其最低價格大概是一隻1300元人民币左右。幾個月以來,在熱度散去及以太坊完成合并等要素的影響下,記者截至發稿前查看《Axie Infinity》的官方購買平台後發現,目前一隻阿蟹的最低價格僅為0.001以太坊,約為1.14美元(約合8.14元人民币)。

  值得關注的是,以《Axie Infinity》為代表的一系列鍊遊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皆是需要通過不斷湧進新用戶才能維持其虛拟經濟系統的持續運作,這與龐氏騙局有着相似的原理。《Axie Infinity》制作團隊Sky Mavis也曾多次坦言,新玩家的不斷湧入是決定這一款遊戲存續的關鍵因素。

  也有觀點對于鍊遊中的經濟模式是否必須在元宇宙中存在提出了質疑。“元宇宙的核心應該是虛拟現實和虛拟社交,而到底是否必須具備虛拟經濟系統,這是存在争議的。”一名坐标北京的業内人士在接受21記者采訪時提出了他的觀點,“鍊遊将傳統遊戲的盈利模式由‘Play-to-Win’轉化為‘Play-to-Earn’後,吸引的隻會是想獲得真金白銀回饋的投資者,而不是最終貢獻留存率的真‘玩家’。”他說。

  而在虛拟經濟模式下,如何切實保護用戶的虛拟資産也是一個關鍵問題。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延來在接受21記者采訪時指出,虛拟财産安全的保護在元宇宙中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區塊鍊,因此構築可信可靠的底層區塊鍊基礎設施是我國發展元宇宙的當務之急。

  鍊遊自身所具備的強金融屬性,結合其去中心化的特質,也令其成為了元宇宙産業中的重點監管對象。2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于防範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中就指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蹭熱點,以“元宇宙投資項目”“元宇宙鍊遊”等名目吸收資金,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有關手法和風險提示涉及編造虛假元宇宙投資項目、打着元宇宙區塊鍊遊戲旗号詐騙、惡意炒作元宇宙房地産圈錢、變相從事元宇宙虛拟币非法謀利等四方面。

  而韓國則在2021年12月便以違反當地遊戲法規為由,要求蘋果和谷歌商店下架帶有“Play-to-Earn”性質的遊戲。據悉,此前韓國遊戲監管機構已經取消了15款區塊鍊遊戲的分級。韓國遊戲管理委員會(GMC)的一位官員表示,根據現行《遊戲産業促進法》,P2E遊戲中的高額現金獎勵可以視為獎品,而在韓國玩遊戲獲得的獎品價值一次不能超過1萬韓元(約合52.85元人民币)。

  突破焦點:留客、内容生态、技術整合

  雖然作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遊戲作為一種關鍵的落地形式始終被行業予以厚望,但我們距離真正實現用戶高度沉浸、各項功能完備、技術成熟的元宇宙遊戲世界面世還有多遠?

  從物理層面來看,目前可讓用戶直通元宇宙的穿戴式電子設備,如VR頭顯、AR眼鏡等,仍存在着一定的準入門檻。一名VR頭顯的用戶在和21記者交談的過程中曾經提到,雖然VR遊戲的形式很新穎,但是設備的笨重、遊戲庫存較少以及硬件價格較為高昂,都影響了他的使用體驗。

  以上便引出了元宇宙遊戲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一項與工業設計以及用戶體驗強相關的問題——元宇宙遊戲應如何進一步降低自身的門檻,更大範圍地擴展受衆?

  胡森認為,随着相關技術的快速叠代和發展,元宇宙遊戲的配套設備在未來必然會走向“降價”和“減負”兩大方向。

  “但比起降價和減負,作為一名從業人士,我其實更關注這項設備本身會受到多少人的青睐。”他指出,元宇宙遊戲設備的關鍵任務在于如何留住用戶。“從目前技術的發展速度來看,‘貴’和‘重’的問題可能在未來幾年内就會被解決。但我很擔心在這項設備的門檻降低至與現在市面上流行的遊戲機差不多時,大家買了之後是不是仍舊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元宇宙遊戲)這上面?”胡森道出了他真正的擔憂。

  一名業内人士也告訴21記者,目前真正在發力做元宇宙遊戲的廠商,其實都潛藏着一顆做平台的野心。“真正賺錢的從來都是提供内容的平台,而元宇宙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新的做平台的機會。”他也認為,隻要掌握了用戶和内容,就不用擔心元宇宙遊戲中缺少付費點。

  然而,搭建平台的一大關鍵詞便是“整合”。胡森認為,從元宇宙中的内容到基礎軟硬件,再到上下遊産業鍊,目前很難實現被某一家公司完全覆蓋。“在軟件時代,一個公司或許可以花很長時間來把某個行業帶動起來。在互聯網時代,一個公司可以把上産業鍊上下遊的打通。而在元宇宙時代,單個公司是很難做到以一己之力推動這個概念從出生到落地,來自技術和整合的阻力将非常龐大。”他說。

  他認為,包括上海此次公布的《方案》在内,多地支持元宇宙産業發展的政策的出台,這将對各地的元宇宙發展形成産業集群效應,并且極大地提振了從業者的信心。“元宇宙本身是一個很龐大的生産體系,也是國家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如果可以在元宇宙産業的發展環節中站出來扮演‘紐帶’角色,并建立好一套規則,那麼企業就可以更好地發揮創新精神,在社會向價值和底層生産技術方面踏實做好具體業務,這将會對整個産業的發展起到正向的引導作用。”他說。

  遊戲之外,元宇宙也在尋求與更多領域進行融合。下一期,我們将詳細梳理市面上的社交元宇宙産品,并就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深度讨論:目前國内元宇宙社交産品有哪些特性?在落地過程中又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未來哪些技術又将為元宇宙社交提供新的發展路徑?

  出品:南财合規科技研究院數字娛樂課題組

  策劃:曹金良

  統籌:諸未靜

  研究員:諸未靜、蔡姝越、吳立洋、張梓桐

  本期作者:蔡姝越

  設計:陳珊

  E N D

  本期編輯 黎雨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