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唐納、凱恩、謝爾等科學家提出了“彎脊椎”理論。認為貓在下落過程中,首先從中間展曲身體,然後依次向各個方向彎曲脊椎,先向前做不大的彎曲,然後再向右彎,最後向前彎,使貓的前半身旋轉180度,這樣貓的後半身就必然産生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角動量與其相“對抗”,從而使貓的整個身體翻轉過來。
重要價值:
1、宇航事業:為了訓練宇航員能夠在太空失重的狀态下随意直立、行走和轉身,美國宇航局的專家們,成功地設計了一套動作奇特的“太空操”,其中的許多動作,就是受“貓旋”的啟示并移植過來的。
2、運動競技:跳水、繃床和體操運動,其中的高難動作,如“旋空翻”(在繞身體橫軸旋轉的同時,又繞縱軸旋轉),就是受“貓旋”的啟示而移植的。有人預料,随着“貓旋”研究的深入,運動員空翻一周的同時,再做轉體180o以上的旋空翻,是完全可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