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膽堿酯酶應該在4000以上,低于30%就是重度有機磷重度,這個是有生命危險的。膽堿酯酶下降,必須找出導緻其下降的原因,對因治療。膽堿酯酶是一類糖蛋白,以多種同工酶形式存在于體内。一般可分為真性膽堿酯酶和假性膽堿脂酶。真性膽堿酯酶也稱乙酰膽堿酯酶,主要存在于膽堿能神經末梢突觸間隙,特别是運動神經終闆突觸後膜的皺摺中聚集較多;也存在于膽堿能神經元内和紅細胞中。此酶對于生理濃度的Ach作用最強,特異性也較高。一個酶分子可水解3×10分子Ach,一般常簡稱為膽堿酯酶。假性膽堿酯酶廣泛存在于神經膠質細胞、血漿、肝、腎、腸中。對Ach的特異性較低,假性膽堿酯酶可水解其他膽堿酯類,如琥珀膽堿。膽堿酯酶偏低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肝細胞受損造成;另一類是肝外疾病引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