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的作文?經過三十到四十分鐘的奮鬥,我們的語文終于做完了十二道題,接下來就是閱讀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關于語文的作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經過三十到四十分鐘的奮鬥,我們的語文終于做完了十二道題,接下來就是閱讀了。
好,記叙文,那就迅速掃一眼文章,開始答題。開頭的作用?引領全文、開門見山、引出下文……;加點詞的含義?這個詞表示……在文中表示……體現了……;分析個人物性格?從……中體現……
好,說明文,那就先掃一眼題目,再到文中找。标題的意義?點出說明内容、吸引讀者……;加點詞能去掉嗎?不能,這個詞表示……在文中表示……去掉則……體現說明文語言……性;這幾段順序能調換嗎?不能,這幾段意思是……調換則……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場景成了我們語文考試的真實寫照。看到一道題,我們幾乎不用過腦,就能憑着肌肉記憶寫出答案。《重慶寶貝》的作者說,已形成肌肉記憶是制作美食的最高境界,但如果用在語文考試上,我卻不敢苟同。如果在一個考場上,我們看到四五十号考生齊刷刷地舞動手臂,寫出一模一樣的答案,像一群沒有心的機器人,該是何等恐怖!
我們閱讀确實需要思考,不能像我一樣看了就看了,書還像新的一樣,好的閱讀技巧的确是一個學問,相信語文考試要考的也正是這樣一門學問,于是設置出了“閱讀理解”題。這樣的初衷很棒,但是看到考查的形式,我們的心就涼了半截:試問,能答出這個“詞語的妙處”就真的感覺到中國小小文字背後綿綿不絕的力量了嗎?能答出“标題的意義”就真的理解标題背後作者那浩蕩洶湧如天邊海洋般的内心了嗎?能答出“本文表達的情感”就真的對字中浪潮般、深繭般的深厚無窮的感情感同身受、明白通透了嗎?
未必,我們的手複刻下這個答案,但我們的腦子一片空白,我們思考的齒輪生鏽了。本來嘛,憑肌肉記憶就能拿高分,要腦子幹嘛?于是,有血有肉有聲有色,能唱會跳叽哇亂叫的活生的人,變成了死坐在書桌旁,機械地移動手腕的機器。
我不反對應試,不反對中國教育,但這樣的閱讀理解,這樣對語文,真的過分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