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中秋節吃月餅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可追溯于民族拜月的儀式。相傳中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儀。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習俗。人們以月餅、各色水果等奉獻給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後,人們再分切月餅,按照長幼順序分食,據說可以得到神主的賜福與護佑。“隻是這時的月餅還不叫月餅。”
2、漢代張骞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3、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宋代時,有關“月餅”的記載開始多了。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此外,“月餅”名稱的首次記載也是在宋代,但這時月餅仍未普及。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并在民間逐漸流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