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鲶魚兒
圖 / 網絡
除了小時候看的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短篇小故事,外國小說看的确實是少。記着直到初三時侯,才剛開始有想法讀外國的長篇小說。但始終被小說裡長長的複雜的名字所困惑,不明所以。以至于印象中大多都讀到一半也就放下了,直到我遇見了——《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克魯索是歐洲現實主義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一位流落荒島28年的冒險商人,他憑着積極進取,奮鬥不息的精神主宰了自己的命運。最近的一次作業使我再次拜讀了這一部優秀的作品。
我突然在心底産生出一種感覺,這部小說不論是從故事設定的環境、人物塑造、整體故事産生的背景、以及時間線索上一天天故事推進,都太像一部史詩級别的電影了。
尤其是人物的塑造,着實令我着迷。魯濱遜就是一個典型荒島求生的成功案例,塑造的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敢于突破當下現實束縛、勇于追求自我——并取得成功的英雄的形象。
一、時代背景下的魯濱遜在魯濱遜身上,體現出英國新興資産階級所 特有的積極進取,永無止境地去占有并創造物質财富的精神。在那個時代,來自中下層的“無名之輩”,幾乎每天都有在商業冒險中暴富發家的。
魯濱遜隻不過是這些人中的一員,是魯濱遜時代的特定産物,也是笛福時代的特定産物。
既然魯濱遜是時代的産物,必然要帶上時代特征。于是經笛福巧妙構思和精心設計,一位具有新興資産階級一切特點的魯濱遜·克魯索便脫穎而出,他集冒險家、商人、資産者、殖民者于一身,禀承了他們的一切優點:勇敢、智慧、堅強、樂觀、既冒險拓新,又求實苦幹。
魯濱遜就是時代的代言人,是“上升時期的資産階級、尤 其是中小資産階級的理想化身”,也是笛福刻意放在 孤島上展現時代風貌的代表。于是魯濱遜就開始航海冒險,經商發财,投資開發,躬耕荒野,積累資本,拓地殖民。
不管笛福個人的商業之路如何,他對商業的熱情從沒有減退過。
他把商業不僅看成是個人謀生的手段,更是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有效途徑。盡管他自己作為商人并不成功,但是他讓筆下的魯濱遜在曆盡千辛萬苦後,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可以明顯看出,笛福将自己的人生經曆和對家庭和事業的看法融入了這部小說。
二、敢于對自然抗争的魯濱遜《魯濱遜漂流記》記叙了魯濱遜在荒島上度過的長達28年的艱苦生活,詳細描述了他如何利用一艘破船上僅存的一點點由文明人類所遺留下來的生活資料同大自然展開頑強鬥争的經過。其中以安頓家園、造獨木舟、自制陶器、拯救“星期五”、搭救船長、 降伏暴徒等情節最為精彩。
每當讀完小說,掩卷而思,耳畔便會響起斧鑿之聲和不息的腳步聲,腦海中便會浮現出身陷孤島卻頑強不息,彎腰弓背、求實苦幹的克魯索,浮現出這位冒險家用辛勤的雙手,憑着一股沖天幹勁創造出來的“王國”樂土——這也就是為什麼說這部小說太像一部電影的原因——細節豐富、畫面感超強。
魯濱遜依靠社會文明給予他的各種工具,包括教育培育出的發明才能和技術給他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物質因素。更重要的是他頑強不屈的精神因素,使他從不頹喪懈怠,自甘堕為荒蠻野人。魯濱遜這個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了新興資産階級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個人英雄主義體現的淋漓盡緻。
《魯濱遜漂流記》是笛福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無畏造英雄,書中主人公魯濱遜的形象早就以積極進取、勤勞堅毅、主宰自然、創造新生活的堅忍不拔的形象和精神而在世界文化長廊中散發出永久的藝術魅力。我也由于好奇,上網查了一下電影《魯濱遜漂流記》。
結果出現5個影片搜索結果——兩部動畫片(2013、2016)三部電影(1946、1997、2008)。直覺沒錯,倍感欣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