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勳(拼音:xū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戰國金文。形聲字,從力員聲。《說文解字》小篆正體作“勳”,從力,熏聲。《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将“勳”作為“勳”的異體字。“勳”本義指大的功勞,引申為有功勳的人。
2、形聲字。此字分兩條線發展:一條線從力,員聲,發展成為現代規範字。戰國金文,左部的“員”字作聲旁,指示讀音;右部的“力”字作形旁,成就功勳需要耗費體力和精力,故字從力。金文聲旁“員”字不從“貝”而從“鼎”。篆文“鼎”訛為“貝”。隸書“員”聲作從鼎、從貝都有,後來統一寫作“貝”。另一條線從力,熏聲。“熏”“員”古音相通,因此勳、勳為聲符不同的異體字。“勳”字筆劃比“勳”為多,因此二者也可以看作繁簡關系。
3、《說文解字》以“勳”為正體,“勳”是古文。現代漢字整理時“勳”作為異體字并入了“勳”,是采用其古文字形“勳”為簡化對象,再根據簡化偏旁類推的原則推出來的。漢代《曹全碑》“勳”,聲符部分寫成“重”下加四點,是因為“熏”的上部與“重”形近而誤。漢代《趙寬碑》“勳”,聲符部分寫成“童”下加四點,也是因為書寫者認“熏”的上部為“重”,而“重”“童”音、形皆近,因而緻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