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4:59:20

如果問清朝王廷誰生的子女最多,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康熙皇帝,康熙一共生了35個子女,即使乾隆皇帝也比他少了生了8個。

但如果說清朝王廷誰的生育能力最強,根本輪不到康熙,而是他的大兒子——愛新覺羅·胤禔。

因為康熙雖然生孩子多,但是後妃也多,一共有68個。

而人家胤禔一共隻娶了11個夫人,就生育了29個子女,如果他的夫人數量加6倍,是不是就可以至少生150個子女?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

如此看來,他的生育能力能說不是最強嗎?

問題來了,胤禵是九子奪嫡大戰中第一個出局的,也是第一個被父皇康熙囚禁的。

雍正在奪嫡大戰中勝出登基之後,胤禔的處境并沒有改變,又被囚禁了12年。也就是說,胤禔前後被囚禁了26年,直到63歲去世,就沒有再走出監管範圍一步。

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是怎樣生那麼多孩子的?

胤禔(zhi)(雍正帝即位之後,因避諱而改名為允禔)本是康熙的第五個兒子,按說跟太子之位是不沾邊的。他上面的四個哥哥都早早夭折,沒有活過3歲,按排行的話他是事實上的皇長子;怎奈他不會投胎,沒有投到皇後肚裡,而是被惠妃那拉氏生下來了。

而他的弟弟,同父異母的胤礽雖然晚來了二年,卻投在了皇後肚裡,所以太子之位是給胤礽準備的,他隻有吃瓜的份,隻能說命太苦。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2

可是胤禔不認命,因為他太優秀,哪一點都不比弟弟差。還因為他在皇子中年齡最大,為大清做的貢獻也最大。

比如他在27歲之前就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視,每次都大有所作為。

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僅十八歲的胤禔奉命跟着自己的伯父、撫遠大将軍福全征讨噶爾丹,任副将軍,參與指揮戰事,初出茅廬就受到好評。

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親征噶爾丹,他與内大臣索額圖領禦營前鋒營,參贊軍機。因為表現不俗,26歲的胤禔在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被封為直郡王。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3

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視永定河河堤,“命允禔總之”,三次都表現不錯,赢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正因如此,胤禔心中不服:我如此有能力,且勞苦功高,都是皇子,憑什麼他将來是九五之尊,我隻能是臣子?胤禔嘴上沒說,但内心對太子的地位是虎視眈眈的。

觊觎歸觊觎,如果康熙在接班人問題上不出什麼失誤,根本沒有胤禔什麼事。

康熙雖然是個英明的皇帝,但是在接班人問題上卻接連犯下錯誤。

曆史經驗表明,作為一個帝王立下太子後除非他謀反,就不能随便廢立。

因為任何一個皇子被立為太子之後,都難免會翹尾巴,而且朝中大臣都會攀附,犯錯誤是難免的。

這時候作為皇帝,隻能循循善誘,治病救人,決不能一言不合就廢掉。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4

如果一廢掉,這就給了其他皇子一個暗示:隻要皇帝老兒不死,太子之位就是不确定的,誰都有可能成為儲君,你們大家盡管來争,不管用什麼手段。

一旦廢了太子,國家就沒有甯日,朝廷就會亂,朝堂就會烏煙瘴氣。任你是再英明的皇帝,也會焦頭爛額。

可悲的是,康熙觸及了這條紅線。

康熙是個多疑的人(好像曆史大多數皇帝都有多疑這個毛病)擔心外戚專權,擔心功臣尾大不掉。

康熙最為懷疑的大臣,名叫索額圖。

索額圖是康熙的得力助手,他協助皇帝除掉鳌拜,平定三藩之亂,與俄國人簽訂和平協議,征讨準噶爾,多次力挽狂瀾。

而這個索額圖,偏偏是太子胤礽的舅舅,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後的叔父。

生性多疑的康熙想,索額圖不僅有才幹,還和太子有這層關系,外戚幹政這種情況在理論上就很可能發生。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5

當你懷疑誰的時候,他就成為寓言《疑鄰盜斧》中那個偷斧子的人,一舉一動都像小偷。而朝中其他人看出康熙的心思之後,如果他跟索額圖有矛盾,隻需要加一把火,索額圖就完了。

果然,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對索額圖舉起了屠刀。

從常理上說,外甥被定位太子,做舅舅的又是皇帝寵臣,于公于私肯定要輔佐,但是一輔佐,就成為“潛謀大事”、“驕縱”。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6

這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所以全在皇帝一張嘴。索額圖是權臣,肯定有政敵,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索額圖沒有倒台的時候,朝中就有派系,和索額圖不一條陣線的,肯定也反太子。

但是索額圖不倒,沒有人敢反太子,他們多半不是怕索額圖,而是怕康熙。

索額圖被殺之後,反太子勢力看到希望,胤礽的太子之位已經動搖了。因此各種明槍暗箭一起來,胤礽的好日子就到了頭。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7

胤礽的最大反對者,在初期當屬胤禔。

前面說了,胤禔母親雖然不是皇後,皇後生下胤礽後就去世,隻有一個皇子。康熙後來又先後冊封了兩個皇後,即孝昭仁皇後、孝懿仁皇後,但是她們也沒有生子。

換言之,皇後生的皇子都已經不在人世,隻剩下胤礽一個。這時候,隻要将胤礽搞下去,胤禔就成為太子之位的最有力競争者。

可以這樣認為,衆皇子中,胤禔距離太子之位最近,隻有一步之遙。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8

胤禔好像看到了太子之位向自己招手,所以他迫不及待,躍躍欲試。

于是,在康熙殺了索額圖之後,胤禔帶頭向胤礽身上潑髒水,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對自己的兵丁更是如此,“鮮不遭其荼毒”。

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默許内務府總管大臣淩普敲詐勒索屬下等等陳芝麻爛谷子的小事。

這些報告,有的是正常特權,不值得上綱上線;有的是小節,批評教育就是;有些是不實之辭,純屬無中生有,或者誇大其詞。

但是康熙帝已經昏了頭,無法明察秋毫,對此信以為真。

可惜的是,胤禔赤膊上陣,親自打小報告,咋咋呼呼地,反而讓康熙對他失去了好感,對他充滿厭惡,将他排除在太子人選之外。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9

胤禔錯誤地估計形勢,認為康熙帝立嫡不成,勢必立長。

并且他還腦子發熱,勸說康熙除掉胤礽,自告奮勇說:“不必父皇動手,孩兒就可以把他殺掉。”

這句話讓康熙聽到之後不寒而栗,似乎聽到了霍霍的磨刀聲,聞到了濃濃的血腥味。

康熙心說,這小子要是當了皇帝,不知道有多少人頭落地,大清的江山肯定會斷送在他手中。所以康熙下定了決心,要将其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帝在宣布拘執太子胤礽的同時,即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護朕躬,并無欲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頑,豈可立為皇太子?"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0

我讓誰當太子都可以,就是不讓你胤禔當,因為啊,你不配!

這份谕旨就等于宣判了胤禔死刑,宣告其在奪嫡大戰中出局。

康熙帝一再批評胤禔,指出其殺弟之念“不谙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國法,皆所不容。”但是胤禔不知悔改,沒有收斂,見自己奪儲沒戲了,就開始為八弟胤禩(胤禩小時候曾經被胤禔生母惠妃所撫養)暗地裡運作。

胤禔弄來了一個叫張明德的相師,為胤禩大造輿論,說老八不是凡人,意思是說有當皇帝的命。不僅如此,胤禔還嘗試用巫術鎮魇胤礽,陰謀暗害親兄弟。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1

總之,胤禔為了争太子之位簡直已經失心瘋了,什麼手段都用上了。

得知真相,康熙出離憤怒,大罵這個逆子是“亂臣賊子”。就連胤禔的生母惠妃對他都徹底絕望,向康熙帝舉報自己的兒子,請求按照國法處置。

康熙并沒有痛下殺手。他雖然是個鐵腕皇帝,但是胤禔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他下不去狠手,要給兒子留一條性命。

康熙的處罰措施是,第一奪取郡王爵位,第二剝奪自由,嚴加看守,在府第高牆内幽禁起來。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2

囚禁的狀态就像養豬一樣,隻管喂食,不跟他溝通,不讓他出去。

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在去巡視塞外之前,還對這個逆子放心不下,怕他趁機搞事,畢竟這小子能力強,也有追随者,一旦看管不嚴,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康熙在塞外鞭長莫及,可就無法收場了。

所以康熙臨行前又下了一道谕旨:“胤禔鎮魇皇太子及諸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無顧忌,萬一禍發,朕在塞外,三日後始聞,何由制止?”

最後康熙決定增加看守人數,加大監管力度,派遣八旗護軍參領八人、護軍校八人、護軍八十人到胤禔府中監守。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3

不僅如此,還實行專人負責制,讓貝勒延壽、貝子蘇努、公鄂飛、都統辛泰、護軍統領圖爾海、陳泰,并八旗章京十七人,日夜值班,輪番監視,責任落實到人。

誰值班時出了事誰負責,将遭到滅九族之災。

康熙的行為明顯是把胤禔定性為敵我矛盾,這标志着他的政治生命徹底終結,争奪儲君之位徹底沒戲。

争奪太子之位就像是一次盛宴,胤禔一到餐桌跟前,還沒等飯菜上來,就抓耳撓腮,拍桌子敲筷子。然後大餐還沒有端上來,就用手抓用嘴吞,吃相太難看。結果被主人轟下場,連大餐的味道都沒有聞到。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4

說到底胤禔還是沒有城府,沒有心機,團隊裡也沒有一個好智囊,站到了風口浪尖之上,結果欲速不達,适得其反。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就是這個道理。

在胤禔表演的時候,有人不動聲色,冷靜地旁觀,積蓄能量,等待時機。此人不用說大家也知道,他就是老四胤禛 。

四阿哥韬光養晦,他尊釋教道學,自稱“天下第一閑人”,與諸兄弟維持和氣,在康熙面前當一個孝子,表示自己對儲君之位不感興趣,沒有政治野心。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5

老四這一招果然有效,獲得了康熙的好感。

康熙這麼多皇子,都參與了争奪儲君之位,他最擔心的就是讓一個殘暴的皇子勝出,登基後就大開殺戒,骨肉相殘。

老四的表現讓他極為滿意,解除了他的後顧之憂,他暗暗決定讓四阿哥成為儲君。

與此同時,老四沒有坐等天上掉餡餅,而是背地裡結交年羹堯和隆科多,為即将到來的權力更叠做準備。

結果,胤禛笑到了最後。

胤禛登基(雍正)之後,如何對待跟他争鬥的兄弟?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6

先說愛新覺羅·胤禩(八爺),雍正即位後,為穩定人心,先改胤禩名為允禩(避諱),并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

雍正權力鞏固後,就革去其黃帶子,削其王爵,圈禁,進行監視,改名為“阿其那”,滿語“狗”的意思,并以長篇谕旨,曆數等罪頒示全國,後病死于監所,民間認為被雍正給毒死。

愛新覺羅·胤禵(十四爺),雍正即位後,将其遠派守皇陵幽禁,不許返回京師,并命馬蘭峪總兵範時繹日夜監視他的行動。

雍正四年,胤禵被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壽皇殿内。直至乾隆帝弘曆即位後,允禵才恢複了自由。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7

最先出局的大哥胤禔,又是什麼待遇?

前面說過,胤禔瘋起來那是心狠手辣,康熙都打怵他三分。雍正雖然和胤禔無仇怨,但是也不敢将其釋放,隻能繼續康熙的政策——圈禁。

所以,胤禔從37歲就失去了自由,在高牆之内像養豬一樣被圈禁了26年,一直到生命的最後。

既然是囚禁,胤禔哪生出來的那麼多孩子?

胤禔雖然被剝奪了行動的自由,但是并不是在監獄裡,而是在王府裡。

除了不能走出王府,在府邸内可以自由活動,比如散步啊,運動啊,都沒有人幹涉。至于夫妻生活,那就更沒有人過問了。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8

而且他的生活水平,一定比京城的老百姓高得多。

還有,他的十幾個夫人一個也沒有裁減,花銷歸朝廷管,要不然生那麼多孩子根本養不起,這麼多夫人的吃喝和日用品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反正那時候是康乾盛世,雍正也不差這倆錢。

總的來說,雍正還是按照内部矛盾去處理,不然的話早就咔嚓了。正因為這樣,胤禔的生活比較滋潤,沒有耽誤生孩子。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19

當然,這主要是取決于胤禔的心态好。

常言道,殺人放火跳竄竄,吃齋行善病恹恹;做大事的人,心腸歹毒的人,内心世界都十分強大,承受能力強,能屈能伸,随遇而安,永遠不會生氣。

他們很善于心理調節,好死不如賴活着,得過且過;因此吃喝拉撒睡以及人倫之事都沒有耽擱,反正這輩子是沒有出頭之日了,何不及時行樂,潇灑走一回?

胤禔一生,生育女十四人,子十五人,共計二十九人,隻是父親地位低下,生育出的孩子也沒有政治地位。

讓人稱歎的是,他生育的女孩基本上都長大成人了,隻有三個夭折,這很正常,古代醫療條件下,皇上的孩子還經常夭折呢。

康熙第三十個兒子(康熙将長子當豬圈禁)20

令人奇怪的是,他十五個兒子隻有八個長大成人,有七個早殇,還有的孩子連名字都沒有來得及取,可以解讀出來,胤禔多少有點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世界上沒有知足的人,普通人向往宮廷生活,羨慕那些皇子,而皇子則夢想着當太子,将來登上皇帝寶座。

如果胤禔能夠知足的話,又何以落到這個地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