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上口”用來形容誦讀得語流通暢、語氣連貫、铿锵有力,有時還伴有抑揚頓挫。而“琅琅上口”除此義之外還可以用于誦讀的十分熟練,但不一定聲音響亮。
“朗朗上口”必須用于有誦讀的動作時,形容誦讀的狀态,而“琅琅上口”還可用于雖沒有誦讀的動作,但一經誦讀便非常順口。
朗朗上口,指誦讀詩詞文章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出自老舍《詩與快闆》:“散文就不受這麼多的限制,雖然散文也講究聲調铿锵,能朗朗上口。”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于口誦。出自清·王韬《淞隐漫錄·淩波女史》:“自幼即喜識字,授以唐詩,琅琅上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