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有些植物能吃肉和蟲子,稱為食蟲植物或食肉植物。
能吃蟲的植物有4個科,約400餘種,我國就有3個科約30餘種,主要有毛氈苔、茅膏菜、捕蠅草、豬籠草、瓶子草、捕蟲和狸藻等。
不同的植物形态,捕捉蟲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它們對落在它們身上的蟲子很敏感,能引起形态改變,用捕蟲葉把蟲子粘住或夾住,并分泌消化液把蟲子消化掉,它們的捕蟲器都是由葉變态形成,這種葉稱為捕蟲葉。捕蟲葉有囊狀(如狸藻)、盤狀(如茅膏菜)、瓶狀(如豬籠草)。
幾種典型的捕蟲方式:
1、茅膏菜的捕蟲葉呈半月形或盤狀,上表面有許多能分泌黏液的觸毛,能粘住昆蟲,同時觸毛能自動彎曲,包圍蟲體并分泌消化液将蟲體消化并吸收。
2、豬籠草的捕蟲葉呈瓶狀,結構複雜,瓶頂端有蓋,蓋的腹面光滑而具腺體,瓶蓋通常敞開,當昆蟲一旦爬至瓶口時,極易滑入瓶内,就可被消化液消化并被吸收。
食肉植物具有捕蟲葉結構并能巧妙地把昆蟲捉住,這是植物長期适應環境和自然選擇的結果,食肉植物一般具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質,所以即使在未能獲得動物性食料時也能生存,但有适當的動物性食料時,能結出更多的果實和種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