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頻繁看到“倒U型曲線”這個詞。查了一下,倒U型曲線,又稱庫茲涅茨曲線,是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1955年提出的,描述收入分配狀況随經濟發展過程而變化的曲線,意思是在經濟發展過程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在國民人均收入從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時,收入分配狀況先趨于惡化,繼而随着經濟發展,逐步改善,最後達到比較公平的收入分配狀況,呈颠倒過來的U的形狀。
倒U型曲線,簡單表述就是縱軸的值先是随橫軸的值增加而增加,但到達某一定點後就會随橫軸的值增加而減少的曲線。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倒U型曲線,如:說服次數與效果就是呈倒U型曲線的,意思是說服的效果先随說服次數的增加而上升,而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随着說服次數的增加而下降。比如:當你要求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做某件事,你和孩子反複強調。剛開始,孩子可能做到了,但也會有偶爾做不到,為着這些“沒做到”,你繼續反複的唠叨,結果孩子會越來越不配合,甚至故意和你對着幹。
壓力與效率也呈倒U型曲線,适當的壓力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而壓力過大會降低效率。這是因為适當的壓力可以帶來稍微的緊張感,可以幫助人集中注意力,提高興奮程度,從而促進效率的提高。但是壓力過大,就會使人過度緊張,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讓人出現心理或生理的不适,以緻效率降低。
還有動機與效率也成倒U型曲線,動機适當的高,會促進人做事的效率,但是動機過高,效率就會降低。
企業管理中也有這種現象,如: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效益之間是呈倒U型曲線的,意思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是越多越好,到了一定的臨界點以後,過多的社會責任會降低公司的财務績效。推到極端,假如企業的錢都拿去做慈善了,公司也根本活不下去,更别提企業效益了。
高管的薪酬水平和公司業績之間也呈倒U型曲線,高管薪酬漲到一定水平,就不起作用了甚至會起負作用了。這是因為錢的作用是邊際效用遞減的,到一定程度後,對于高管的激勵效果會越來越差,而且高管也很可能為了自己短期的收入而犧牲公司長期的利益。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有個詞要呼之欲出,沒錯,倒U型曲線表達的就是“過猶不及”。我們的老祖宗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體察到了。“過猶不及”出自《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過猶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體說明,《中庸》說,過猶不及為中。什麼是“中”呢,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我的理解“中”就是适合,就是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做與之相應的事兒。量力而行是中;盡力而為也是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中;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不是中。做任何事情,知道這事可能産生好的後果,也可能産生壞的後果,并能承擔這些全部的後果,這是中;而隻願意接受好的結果,而拒絕承擔壞的結果,就是不中……
“中”,在企業管理中就是責權利對等。企業是由不同層級構成的,各層級承擔各自的責任,同時應該獲得相應權力,還應拿到相應利益。但現實中,領導總是習慣跟下屬簽“軍令狀”,把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寫得清清楚楚,甚至還包括不限于,也會願意給他們一些利益,但就是不給下屬開展工作所需要的權力。到最後,下屬沒幹好,還怪他們缺乏責任心,工作不努力。這就是不中。而“中”的做法是先給權力,再賦予相應的利益,下屬自然就會把責任擔在肩上了。
我是個極端的堅決反對者,對任何極端的事情都保持警惕。不喜歡無窮大,也不喜歡無窮小。我對市場(自由)派和計劃(調控)派,都充滿着警惕。不相信沒有調控的市場能帶來有秩序的繁榮;也對那些自以為是的完全計劃保持警醒。隻是市場和計劃的邊界到底在哪裡,哪裡是“中”,需要認真思考和界定。
如同絕對的權利帶來絕對的腐敗一樣,絕對的,大部分是不好的。
“中”可能才是世界的本質。當然,達到中的狀态是很困難的,需要持續的修煉。人生的過程或許就是追求“中”的過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就是“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