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綱五常的其中一剛就是:父為子綱。
1、早起和晚睡前都要給父母行禮請安;
2、吃飯時,父母不坐孩子不能坐,父母不動筷孩子不能動筷;
3、知道父親外出回來時,要盡早去接,見面要先磕頭,起身再問候身體、飲食;
4、父親的話在家中就是聖旨,不得違拗;即使不對,也不能強辯,要委婉說明原因;
5、父親在身邊,父親不坐,孩子不能坐,要垂手侍立,不得随便插嘴、心不在焉;父親允許坐時才能坐;
6、無論和誰提及自己的父親名諱時,都不得直呼父親名諱;
7、平時對父親說話聲音要穩、輕、清、柔,不得造次;
8、父親出門,孩子要幫着拿物品,送至必要的地方才可分手,叮囑父親身體、起居,并向父親磕頭行禮;
9、孩子出錯,認真聽取父母教誨、訓誡,畢恭畢敬接受父母的懲罰;
10、如是已結婚之人,每早起晚睡時,都要攜妻帶子到父母面前請安;
11、飽學聖賢之書、之道,明事達理,替父母待人接物。考取功名,為父增光、光耀門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