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文化豐富多樣。哈尼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在這安靜的大山裡任何時候都少不了悠遠的樂聲。哈尼族有自己獨特的樂器,世代繼承并發展着,它是哈尼族愛情的寄托。你知道是什麼樂器嗎?那随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簡單奇特的哈尼族樂器,巴烏吧。
巴烏是哈尼族、彜族單簧氣鳴樂器。哈尼語稱各比、梅巴、妞巴。彜語稱非裡、爾吉非裡、比魯、烏勒。漢語稱巴烏。流行于雲南省南部的紅河、玉溪、思茅、西雙版納、臨滄、德宏等地區。
簡單奇特的哈尼族樂器——巴烏
關于巴烏,民間傳頌着這樣—個神奇而美妙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在紅河南岸的哀牢山區,哈尼族有—位純潔、美麗、善良的姑娘梅烏,與英俊、勇敢、勤勞的小夥子巴沖相愛.他倆發誓要像樹枝和綠葉那樣永世相伴,寨子裡的人無不贊歎和羨慕他們。這事被深山裡貪婪的魔鬼知道了。
就趁人們歌舞時,駕着一陣狂風把姑娘掠走了,硬逼着姑娘和他成親,姑娘不畏魔鬼的威逼和利誘,始終堅貞不屈,一言不發。于是魔鬼惱羞成怒,兇慘地割去了她的舌頭,并将她扔進了深姑娘懷念着心上的戀人,整天徘徊在山林之間,有苦難言,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一天,樹林裡的仙鳥銜來了姑娘的舌頭和一截竹子,讓姑娘把舌頭放進竹管裡,告訴她“竹子會幫助你說話”。
于是妨娘吹響了竹子,發出了優美的樂聲,表達對戀人的思念和對魔鬼的控訴。樂聲傳到巴沖耳邊,小夥子曆盡艱險,把姑娘救了出來,回到親人的身邊,重新獲得了幸福。後來人們用二人的名字撷首去尾,給這件會說話的樂器取名為巴烏。從此,巴烏就在哈尼山寨世代流傳。
您可能還會喜歡:
佤族文化特色:佤族人的婚戀習俗
奇特、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十二年一祭的水族“敬霞節”
色彩較濃厚的水族的特别婚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