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就是媽祖聖誕。媽祖是在沿海地區廣東,台灣,浙江和福建等地的海神。之後因為幾個沿海地區的華僑漂洋過海,所以講媽祖聖誕的習俗帶到了世界各地。那麼在媽祖文化中,媽祖誕有什麼樣的風俗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誕辰禁捕。湄島漁民,每逢三月二十三日前後數日内,不敢下海捕魚或垂釣。這個習俗系因媽祖誕辰、,《媽祖顯聖錄》載:東海多神怪,漁舟常溺。天後曰:“此必是鬼怪為殃。”便命操舟鼓槳馳至海的中流。那時風日霁靜,望見水族辏集,錦鱗彩甲,跳躍吐水沫。
看見遠處濤頭,擁着一尊類似王子儀容的神,在天後面前鞠躬高呼,頓時水潮洶湧,舟中人怕得發抖不已。後說:“不必怕。”即傳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揚波,才知道是龍王來朝。以後凡天誕辰,海中水族都集洲前慶賀。據此湄島漁民在這幾天内,不敢下海捕魚垂釣,以示對媽祖的紀念。
(二)半截紅褲。湄島婦女,主要是中老年婦女,常穿一條特殊的外褲,上半截為紅色,下半截為黑色或藍色。據說,媽祖生前最喜歡穿紅色衣服,故湄島婦女視為神聖而仿效。但媽祖是神明可穿全紅,世人為俗人,所以隻取一段紅色。以此表示對媽祖的敬奉,也借此保平安。
(三)船帆發髻。湄島婦女特别是中老年婦女,發型都是船帆形的,即在頭的中後部,梳成一個高約十多厘米、半弧型豎起的形似船帆的發髻。梳法是:先把頭發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再把中間部分頭發梳成發髻,再梳左右鬓邊,然後統一固定起來梳成船帆一樣的髻。有時還在帆髻上插一根縫衣針,針上附一條紅線,使發型更好看。
(四)杯問蔔。莆田民間常用一對木制或竹制的、一面平坦、一面隆起的半月型法器——杯,向菩薩問蔔。這種杯,相傳也來自媽祖,莆人傳說,有一位鑄鼎工人來到湄島鑄鼎,連續三次難成。後來才發現是有個女孩站在旁邊觀看,工人以為不祥,要趕她走。
女孩說:“走是可以的,但我要那燒紅的鐵砂。”工人答應了她的要求。女孩即用雙手捧起燒紅的鐵砂回家,安然無恙。據說這位女孩便是小時媽祖。後來媽祖即用這對冷卻的鐵砂——杯,與天界通話。後人仿效,成為民俗。
(五)懸挂菖蒲。端午節時,莆田人必于大門上懸挂菖蒲,認為可以避邪,此民俗也與媽祖有關。《媽祖顯聖錄》載:有一次瘟疫盛行,莆田縣官全家病危。吏告縣官以湄嶼神姑法力廣大……官齋戒親往請敬……天後念其素稱仁慈,代為忏悔,取菖蒲九節……令貼病者門首,煎蒲飲之,病者立痊。縣官喜再生之賜,舉家造門拜謝。自此神姑名聞全國,此後,民間認為菖蒲乃媽祖所賜,可以避邪消災,相繼仿效懸挂,漸成民俗。
(六)香袋避邪。莆田民間,父母常為兒女到宮廟索取香袋,俗稱“香火”,供子女佩挂,以保人身平安,不怕妖邪。這種香袋為布制,二寸方形,正面紅色,中繡太極八卦,四角空隙處繡有“湄洲祖廟”四字,四角邊緣尖端,紮雜色絨線,背面為草綠色,正中繡紅花一朵,并在1/3處加一塊紅色蓋帷,上繡“天上聖母”四字,袋内能藏符咒或香灰,于正面邊緣邊紮一扣眼,以便穿線佩挂。
(七)“九重米果”。莆入在農曆九月初九日,必蒸制“九重米果”,即用米漿和料蒸制,先蒸第一層,然後再蒸第二層。連蒸九次,即成了“九重米果”。民間傳說,蒸“九重米果”,因媽祖殁于九月初九日。
(八)泛槎挂席。莆地漁船要出海,常在桅杆上挂一帆式草席以保順風。後因草席笨重不便,改成上插“天上聖母”布制三角旗代替,這是從古代挂席演變而來的習俗。
(九)“尾晚元宵”。莆田元宵最早是初七晚,可是媽祖元宵節則是這個月的最後一天,即二十九晚或三十晚。為什麼呢?據說元宵時民間多紮龍燈遊戲,按莆俗元宵過後,龍燈必須火化讓它升天以保平安。
如不火化,便成“孽龍”,危害生靈。但龍乃海中之王,誰能主持這一儀式呢?民間認為媽祖是海神,統領四海龍王,所以媽祖元宵節定為本月最後一天,以便讓全縣的龍燈集中起來燒掉,以免留下作亂,這就是媽租元宵節在月底習俗的由來。
(十)裝點“燭山”。莆人在媽祖無宵節那晚,不論大宮小廟,都要裝點“燭山”。所謂“燭山”,即在天後宮的宮廟廣場前,用鐵或木頭制成高低個等的排架,在排架一定距離的位置上,裝上竹尖,以便插燭之用,這晚,信徒各獻一對龍燭火燭,點燃之後,遠看似一座燭山,象征媽祖海上顯神光。事後,信徒自己記住燃燭的位置,待燒到一二寸時,吹滅後帶回家中繼續點完,以求一年内神護平安。
(十一)龍舟挂彩。莆人在端午節常舉行龍舟競渡,它不同于全國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劃龍船比賽,即莆田龍舟必附“天上聖母”旗,船上必附媽祖像。這是因為:龍為水中之王,而媽祖為海神,載着媽祖劃龍舟,一為驅邪,二保平安,三鎮龍舟,免生意外。
(十二)奇特祭品。媽祖祭品較奇特,一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還備有面粉制作的“水族朝聖”三十盤,其中有魚、蝦、蟹、蚌等三十六種。
【結束語】介紹了這麼多地方習俗,相信你一定學到了不少吧!如果有機會,還希望你能夠多多了解其他的媽祖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