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年曆史下的良渚文化消失之謎

千年曆史下的良渚文化消失之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1:59:47

  “我們看到一個人每一天都快快樂樂的,臉上總是灑滿幸福的陽光,這說明這個人已經超越了自己,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每一天臉上都是愁容滿面,說明這個人還沒有發現真正的自己。”那麼,接下來跟随小編來了解良渚文化消失之謎吧!

  消失之謎

  是海侵摧毀了良渚社會嗎?

  在公元前3000年(距今6000年)前後,全球性氣候變遷,良渚文化晚期,氣候變暧,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數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淪入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規模的海侵。這次海侵對于良渚文化來說是毀滅性的,經曆了千餘年發展起來的良渚文化毀于一旦。

  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沒,設施被摧毀,良渚先民賴于生存的農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沒在水中,良渚人就這樣沒有了家園。沒有了生存之地,或遷移或死亡,輝煌一時的良渚文化也就這樣給海侵摧毀了。所以今天我們在良渚文化遺址之上還普遍發現有水災痕迹——淤泥、泥炭和沼澤層。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遺址,如今還深深地埋在太湖湖底呢!

  是洪澇災害擊敗了良渚人嗎?

  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區氣候由寒冷變得溫暖濕潤,平均溫度比如今高攝氏2度,年降水量多200~300毫米,雨量明顯增多,加之當時的海平面高出以前2米左右,留于内陸的水宣洩不暢,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水患。

  因此當山洪暴發,江河水漲,洪水泛濫,陸地被淹,黃河、長江的下遊,尤其是長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們隻能向高處躲避或逃奔外地。原有發達的良渚文化各種設施,頃刻間被摧毀,而其農耕地更是常年淹沒,再也無法以農為生了。特大洪水災難延續了若幹年,良渚人已無法生存,殘存的人們,在相當時間之内,隻能勉強維持生活。

  于是他們隻有背井離鄉,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規模地舉族遷徙,長途跋涉,輾轉漂流去尋求、創造第二家園。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區突然消失,出現了數百年的空缺。南下的一支到達粵北(今廣東省北部)後融入了石硖文化,而其主體則渡江北上到達了中原,與中原的龍山文化先民發生了一場生存空間的生死搏鬥。

  良渚人部族雖然是一個強悍的部族,可是到達中原後,受到當地部落的強烈反對,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戰争。然而良渚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最終在中原部族的聯合抵抗下,被打敗了,未能在中原取得一塊立足之地重建本族的文化,最後不得不被勝利者吸收、同化和融合,因此才會有如此多良渚文化因素出現在龍山文化之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