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結婚并不像外國那麼簡單,外國隻需要叫上親密的親人,在教堂舉行一個簡單的婚禮,這個形式就算完成了。在中國,結婚需要算八字,兩家坐在一起商量聘禮,宴請賓客等等……那麼,少數民族的婚禮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就跟着小編一起到佤族文化了解佤族人的婚戀習俗吧!
佤族家庭屬下父系制,女子一般從夫居。佤族青年男女結婚前,男子要為女方家幹一段時間的活,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以作為對娶走女方姑娘的補償。這種形式帶有從妻居到從夫居過渡的痕迹。
佤族婚俗
佤族婚俗介紹(一)
青年男女結婚一般都選擇在農閑季節:一是在農曆四月,即佤族舉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動到蓋木鼓房前這個月内;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間,從修完房屋曬台到祭祀水鬼這段時間内。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為她準備嫁妝。嫁妝主械有衣服、被蓋、紡織工具和生産工具。姑娘出嫁時所戴的銀器飾品一律不陪嫁,而是采取借戴的形式,借戴一兩年後歸還娘家,要不就由新郎家出錢購買。
佤族的結婚儀式比較簡單,婚期共三天。第一天,男女雙方各自請本寨的鄉親們來吃一餐酒飯。第二天,男方給女方家送去聘禮,聘禮中含有部分現金、部分結婚用品和送給女方家的禮物。第三天,父母牽着姑娘的手歡歡喜喜同迎親隊伍一起送到男方家。新娘來到男方家後,由魔巴殺雞看卦,并對新婚夫婦祝福。
曆史上,佤族部分地方保留有搶婚的習俗:男方乘姑娘在外勞動之機,邀約夥伴把姑娘搶回自己家裡,然後再舉行婚禮。這種習俗現已鮮見。佤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曆史上也有多妻的現象,在一夫多妻家庭裡,大老婆在家庭中沒有特殊地位,小老婆也不受歧視。
過去,佤族也有轉房的習俗。丈夫去世妻子可以轉房給弟弟,如弟弟已婚,經嫂嫂和弟媳同意,亦可轉為弟的小老婆。如女方不願意轉房,也可另嫁,但必須由新夫家付聘禮給亡夫之弟或同姓家族。夫妻不和,也可以離婚,但若為男方主動提出,則不退聘禮;若女方提出,則要退回聘禮。
佤族婚俗介紹(二)
殺雞看卦和背對側卧談戀愛
在芒堆的佤族青年訂婚要經過飛玉(串姑娘)、地亞(搶姑娘殺雞看卦)、都帕(送定親禮)三個階段。
在飛玉(串姑娘)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頭)兩種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頭)最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紀較大的自願作為代表,輪流給小夥子們梳頭。凡是參加“飛玉”的小夥子都要接受姑娘的梳頭。
在梳頭中,姑娘小夥竊竊私語,相互試探對方對自己有無愛意。如果雙方比較投緣,那麼姑娘的動作就顯得柔和多情,故意拖長梳頭的時間,即使其他人有意見,他們也是不會在乎的。
“地亞”是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時機已經成熟,考慮婚嫁了,但必須讓偉大的“梅神”知道和同意這件事,所舉行的搶姑娘殺雞看卦活動。“地亞”這天晚上,小夥子和他的媒人約上幾位同伴,假裝到姑娘家“串”。到夜深人靜時,人們都已熟睡了,媒人示意姑娘走出房門,姑娘一跟出來,未婚夫就将她的搶了跑。姑娘追上去要未婚夫還她包頭,小夥子說:“你的包頭已經是我的了。”然後又向前走,如果姑娘不走,其他人就推着她走。
這時是姑娘選擇自己終身大事的關鍵時刻,如果不同意或臨時變卦,她就必須大聲喊叫父母親友将小夥子們趕走。如果同意,她就會假意要包頭,一路跟着未婚夫到男方家。
到了男方之後,人們殺雞祭神,求神讓婚姻順利成功,接着大家高高興興吃雞粥。到了第三天,未婚夫就可以帶上媒人和禮物去女方家中說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