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信仰是白族文化深刻的思想,白族信仰長期受到社會生活以及曆史文化的影響,而形成了較強的宗教觀念。信仰是人們生活的寄托,也可以是維護統治的方式。那麼,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你所不知的白族宗教信仰吧。
白族人民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白族的本主信仰體現了儒、佛、道融合的思想。傳入白族地區的道教在民間有一些法事,比如說白族人新房子落成一年了。要為房子做生日。說這個房子沒有建成以前,這裡是一片空地,有鬼魂、動物、花草。人來了以後,就把這些環境破壞了。要安龍謝土。整個法會順着撒淨―請神―上表―送聖―請祖宗―安家壇―送祟,一道道來。
還有佛教,做法事要“破地獄”,要破五方,拿着劍,東南西北中,又耍、又唱,還有去點燈,去十供養,所有儀式都有音樂、舞蹈、日常祭禮儀式,一為日常生活中白族家庭或個人在出生、滿月、取名、結婚、病痛、喪葬、求子、求職、經商、建房、年節等重要關節,到本主廟向本主獻牲祭祀、祈福求順的活動,主要程序為:明确祭祀意圖,準備祭品(香火、活雞、豬肉、糖果、茶酒等),到了本主廟後向本主上香、獻祭品、祈福、磕頭等。
早在晚唐時期,有個名“阿閹黎”(阿陀利)的密宗僧人到洱海地區傳教,南诏統治者見其教義對鞏固奴隸主政權有利,便先後贈封了許多釋僧為“國師”、“師僧”,并修建了許多佛塔寺院,使大理地區很早就成為“妙香古國”。
南調幸銘時所建崇聖寺“千尋塔”,鑄銅佛一萬一千四百尊;建屋八百九十間,耗銅四萬零五百九十斤。在賓川雞足出也建有三百六十餘座佛教廟宇,相傳釋邊牟尼的大第子翅沖曾在選裡入定守衣。玄奘《大唐西域記》載:“迦葉承佛旨徑持正法,結集至盡甘年,将人定滅,乃往雞足山。”鼎盛時,穩住僧多達五千人;《南沼野史》也說大理國第一代君主段思乎“好佛,歲歲建寺,鑄佛萬尊。”
您可能還會喜歡:
精美絕倫的布依族刺繡文化
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布依族轉場舞
布依族隆重的節日:布依族四月八
歡騰的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