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史上,晉商穩居全國十大商幫之首,尤其在明清兩代稱雄商界,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清朝時期,晉商之中湧現出了八大皇商,其财富合計堪稱富可敵國,那麼就讓晉商文化為你介紹,晉商八大家是哪八家。
白手起家通天下,誠信為本數喬家
祁縣喬家,是晉商中靠勤勞誠信,白手起家的典型。喬家始祖喬貴發,祁縣喬家堡人。早年是一個衣不遮體,無依無靠的光棍漢。乾隆初年與一位秦姓結拜兄弟一起走西口,先做當鋪夥計,後開草料鋪,兼做豆腐、豆芽及零星雜貨生意。
喬貴發的次子喬緻庸(1818—1907),是喬家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他以儒道之尊,“修身、正己、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心,誠信為本,艱苦奮鬥,不斷開拓,實現了貨通天下、彙通天下的理想,為喬家的繁榮立下了大功。清朝末年,喬氏票号業務多被官辦銀行奪走,生意從此走向衰敗。
貨通俄蒙領風騷,外貿世家是常家
榆次的常家,在晉商中以外貿稱著。據《山西外貿志》載:“在恰克圖從事對俄貿易衆多的山西商号中,經營最長,曆史規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車辋常家。常氏一門從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七代,沿襲一百五十多年。
常氏商業清末、民國初年逐漸衰落,主要是俄商拖欠巨款,加之俄政府巨額征稅,遭受浩劫。據記載,僅在莫斯科所賠累折銀140餘萬兩。辛亥革命後,内外貨款不結,玉字号随之倒閉。
太谷巨富“三多堂”,商鋪規模數曹家
太谷曹家,是明、清之際聲勢顯赫的晉商巨富。曹氏家族發迹,始于明末清初人曹三喜。當年,曹三喜因生計所迫,随人到東北三座塔(今遼甯遼陽縣)經商。他先是租地種菜、種豆,後與人合夥磨豆腐,用豆腐渣養豬。後來生意越做越好,增添了釀酒業、雜貨業、典當業。
之後,曹三喜又在沈陽、四平、錦州等地設立商号,逐步成為省外大商。道光、鹹豐時期,曹家的商号已遍及半個中國,國外發展到莫斯科。經營項目有銀錢業、綢緞、布匹、呢絨、顔料、藥材、皮毛、雜貨、洋貨、釀酒、糧店等等,雇員達37000餘人,總資本達1000餘萬兩。
曹氏商業在清末逐漸衰落,辛亥革命後,曹氏在東北各大城市的票号,被奉系軍閥張作霖發行的“奉票”擠兌。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曹氏在東北的票号歸僞滿政府所有。
蔚字五聯競潇灑,票号世家是侯家
介休侯氏人稱“侯百萬”,史料記載有資産七八百萬兩白銀。侯氏發迹于清康熙年間,十世侯萬瞻,專跑蘇、杭州販賣綢緞、家業發展很快,到他的孫子侯興域時,已成為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了。侯興域是侯家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繼承祖業,用心經營,積累百萬。
光緒末年,大清銀行成立後,侯氏票号由盛而衰,漸漸走上了下坡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