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炀帝為适應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還以洛陽為中心,開鑿了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運河分四部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又稱山陽渎)、江南河。大運河長達5000裡,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解決了南糧北運和加強控制南方的問題,對于鞏固和發展統一事業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和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他還通西域,促進了中西交往。
2、内政方面,隋炀帝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官制。他增置谒者台、司隸台,與禦史台成為三台。他将州改為郡,并省郡縣,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鞏固和發展隋文帝開創的用文官取代武官治理地方的辦法。他創設了進士科,使科舉制雛形漸成。他還下诏恢複了被隋文帝廢除的各級學校。他組織了規模宏大的書籍收集、整理和抄寫工作。
3、隋炀帝在經濟上對均田制進行了改革,取消了奴婢、牛授田,也就取消了豪強的經濟特權,從經濟上打擊士族。他改變了給婦女授田的做法,婦女不授田,也不承擔賦役,使農民不因成家而增加負擔,有利于人口的增殖。這些做法,都為唐朝所沿襲。
4、由此可見,隋炀帝初年,繼承了隋文帝的改革,并且廣度和深度都不比其父差,改正和補充其父的不足。正是基于隋文帝兩代父子的改革,使一個富庶強大的隋朝迅速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5、他的大規模建設和征戰大大消耗了民力物力,超出了當時社會的承受力。隋炀帝的改革,特别是許多帶有徭役性的營造,已到了不顧實際,不惜民力的地步。本來是維護、鞏固和發展統一事業的舉措,做過了頭,也就成為禍害人民的災難。正是隋炀帝的好大喜功,宴遊無度,使他成為荒淫暴虐的君主。隋文帝時期積累下來的社會問題和隋炀帝的暴政,使社會矛盾尖銳起來,成為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6、大興土木,宴遊無度,徭役苛重。隋炀帝不顧民力,無休止的征發徭役,隋炀帝上台不到一年,就幾乎将全國可供役使的丁夫都征發了。而以後他還是無休止的征發徭役,使百姓無片刻休息。隋炀帝生活上窮極奢侈,為滿足個人欲望,他不僅大興土木,還東遊西玩,三遊江都雖有向南方示威,鞏固統一的含義,但隋炀帝遊江都的揮霍鋪張,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7、他的三伐高麗,事出有因,不可一概斥之為侵略戰争,而是帶有收複失地的正義性質。但是他三征高麗,給國内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為征高麗,三征高麗給人民帶來了難以言狀的苦難。征高麗大量征發民夫,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成為了農民起義的導火線。導緻了隋朝的短促而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