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舞蹈可分為3類,分别是:
自娛性舞蹈:節奏平穩,旋律優美,适于舞蹈,後來與節奏歡快的曲調賽勒凱相結合,形成由慢轉快的兩段體的舞蹈形式,被收進維吾爾族古典套曲《十二木卡姆》。表演較自由,無論室内室外均可進行。開始表演前,群衆圍坐,樂隊和伴唱者聚集一處。風俗性舞蹈:主要樂器為鐵鼓和唢呐。其舞蹈動律沉穩。落腳時全腳着地,身體下壓,微頓,擡步時兩手随身體的俯仰而輕擺,常用跳轉,擦地空轉等技巧動作。表演者多為勞動群衆,動作粗犷有力,富有勞動生活氣息。表演性舞蹈:用弦樂伴奏,節奏為拍,有專用曲調。表演性舞蹈源于新疆庫車民間,後流傳各地,逐漸發展成為舞台節目,由女子單人表演。表演時舞者兩手各持一盤子,指挾竹筷,和着音樂,邊打邊舞,并在頭上頂一盛水的碗,以增加難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