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文化的曆史悠久,說起錫伯族的起源就要追溯到幾千年。在幾千年前,錫伯族還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小民族,經過漫長時間的的積澱和發展變革,錫伯族發展成了現如今我們所熟悉的模樣。這其中錫伯族究竟經曆了怎麼樣的曆史呢?讓我們來看看錫伯族的起源和由來吧。
曆史上,錫伯族是個很少有人知曉、名不見經傳的弱小民族,卻有20多種不同的稱呼和寫法。如在西漢末年被稱為須蔔;東漢以後又被稱為鮮卑、西卑、犀纰、胥纰、私比、師比等;北魏、隋、唐、宋時期則被稱為室韋、失韋、失圍;元代和明代前期被稱為失必、失必兒;明朝後期和清代史書中,則把這個民族的族稱寫成實伯、斜婆、洗白、史伯、西伯、西北、席百、席北、席伯、錫北、錫蔔、錫伯等。
錫伯二字最早出現在清太祖實錄中關于烏拉部克錫納都督被殺後,其孫“逃往錫伯部綏哈城”的記載,以後陸續見諸于《聖武記》等史籍中。此後的史書中,用錫伯二字的越來越多,辛亥革命以後基本統一使用錫伯二字。但錫伯族家譜中仍有使用西北等字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認定民族成分時,使用了“錫伯”二字,這才有了統一規範的用字。
對于一個民族的名稱,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不同的寫法,“錫伯”是本民族的自稱,在用漢文譯寫這一民族名稱時,除前述因少數民族受歧視而導緻不負責任的随意性之外,還有一個翻譯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同音異形問題。
當初這個民族為什麼自稱“鮮卑”呢?《魏書·序紀》中記載了一個神話傳說。相傳錫伯族先民拓跋鮮卑,原雄踞大鮮卑山一帶,過了67代到成皇帝毛時,已“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又過5代到宣皇帝推寅時,率衆“南遷大澤”,即今之内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湖地區,此地方圓千餘裡,是一個湖泊衆多的沼澤地帶,于是謀劃繼續向南遷移,但沒等執行這一計劃,推寅就死了。
到了第七代皇帝拓跋鄰時,有一位神人進言,說這個地方荒涼而又偏遠,不适合建都城,應該繼續遷徙。這時皇帝鄰已年老體衰,無力率衆完成遷徙大業,于是将皇位授予兒子诘汾,稱聖武皇帝,并命其率衆南遷。在聖武皇帝诘汾奉命率衆南遷過程中,遇到了重重磨難,“山谷高深,九難八阻”,這使诘汾對遷都産生了動搖,正在他想停止前進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頭“其形似馬,其聲類牛”的神獸在前頭為遷徙隊伍引路。
在這神獸的引導下,經過一年的時間才走出了困境,到達了匈奴故地。拓跋部人稱這神獸為“鮮卑”獸,将其奉作為本部民衆帶來吉祥幸福的神獸來崇拜,為感其恩,以示永志不忘,遂将其圖形镂鑄于金屬帶鈎之上,稱為鮮卑部落帶,又稱神獸帶,并将“鮮卑”作為了本部的名稱。這是個神話傳說,這類神話傳說幾乎在各個民族的蒙昧時期都有過,今天看來,完全可能是圖騰崇拜的産物。
在海拉爾、大興安嶺、呼倫貝爾草原等廣大地區有許多以“鮮卑”、“室韋”、“錫伯”命名的地名和山河名。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西遷伊犁的錫伯軍民沿途留下了許多以“錫伯”為名的地名。如西遷錫伯軍民路過的地方有被後人稱為錫伯圖、錫伯渡的,圖是駐紮的地方,渡是渡河的河口,皆因錫伯人而得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