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民族,我國的分布主要在内蒙古和黑龍江兩省區。鄂溫克族自稱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他們從遊牧發展到定居,也不斷在大山林中遷徙,當然,這也和鄂溫克族的吉祥物有關。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鄂溫克族文化中了解一下吧。
鄂溫克人飼養馴鹿具有悠久的曆史。相傳在很早以前,他們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獵,捉住了6隻野生鹿仔帶回飼養,久而久之發展成了今天人工飼養的馴鹿。
據有關專家考證,鄂溫克人飼養鹿可追溯到漢朝以前,《梁書》中關于“養鹿如養牛”的記載指的就是這裡飼養馴鹿的北方民族。由于曆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馴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後消失,惟獨在鄂溫克獵民中得以延續。
狩獵為生的鄂溫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和保護馴鹿,将它們視為吉祥、幸福、進取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因此,馴鹿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富有代表性。同時,鄂溫克人将馴鹿确定為鄂溫克族的吉祥物。
馴鹿簡介:
鄂溫克獵民在長期的馴鹿過程中和它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對待馴鹿就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不但給它們取好聽的名字,還給予百般呵護。每到節日,便像打扮自己的女兒一樣為馴鹿梳妝,披紅挂彩,還要挂上亮晶晶的銅鎖;如果偶有一頭鹿不幸死去,他們都會難過得失聲痛哭。
按照古老的風俗,馴鹿還是鄂溫克人嫁娶的聘禮,男方求婚時,首先要帶來若幹頭高大美麗的馴鹿;結婚時新娘也要帶回數目相等的馴鹿,有的甚至還要多一些;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要牽着馴鹿在新搭的帳篷周圍轉幾圈,表示人丁興旺、馴鹿健壯。
“逐草而居”的遷徙是鄂溫克獵民遊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們生活在大興安嶺中最壯麗的篇章,因獵民點周圍的食物隻夠吃10至15天,這就決定了遷徙的頻繁(若拖的時間太長,馴鹿覓食越走越遠,不但會加重尋找馴鹿的難度,還容易出現丢失)。林中遷徙,異常艱難。他們在這茫茫林海中得以生存、延續和發展,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迹。
遷徙前,獵民們先将馴鹿集中在一起,并将部分能夠乘騎和馱物的馴鹿系上籠頭,拴在附近樹上,一般較老實的馴鹿用來馱人,較生性的馴鹿用來馱物。
這時獵民們開始整理什物,主要是拆卸“撮羅子”(“撮羅子”在鄂溫克語中為房子之意)上的覆蓋物。遷徙前的最後一項工作,是獵民們要将獵民點的所有用火撲滅。獵民的生活中一刻也離不開火,一般要在“撮羅子”内外各設一個火堂,用來做飯和取暖,還要點幾堆火為馴鹿熏煙趕蚊蟲。
遷徙開始了,隊伍正中是年輕婦女牽着馱物馴鹿走在前面,一戶接一戶,隊伍後面是騎在馴鹿上的老人和兒童,隊伍兩側是擔負追趕馴鹿的大人和孩子,獵民的幾條獵狗也加入了遷徙隊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