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度,各個民族之間都有非常多的節日,而每個節日都有屬于自己的傳說,春龍節這個節日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也許不是那麼普遍的人有了解,但是春龍節是非常有故事的,本期民間故事為你介紹。
春龍節的來源是這樣的:一次,玉皇大帝,也就是天帝星化身為一個乞丐,降臨到人間,想看看世人的善惡之心,不料他去讨飯的第一家就是一個吝啬之極、毫無憐憫之心的财主,這财主不但不給他飯吃,還唆使看家狗來咬他。天帝大怒,以為世人個個如此,不可救藥,馬上回到天庭,傳谕蒼龍星座,三年内不得向人間降雨。
可想而知,三年不下雨,靠天吃飯的農民們,處境該是多麼艱難!民間到處啼饑号寒,不斷有人餓死。蒼龍星座覺得天帝的做法太過分了,他聽着人間的哭聲,看着餓死人的慘景,擔心凡間人類會因此滅絕,便違抗天帝的旨意,自作主張為人間降了一次大雨。
頓時大地旱象解除,禾苗生長,百姓紛紛供起蒼龍,稱之為“龍王爺”,連天帝的神位都受冷落了。
玉皇大帝終于知道了這件事,又勃然大怒,派人把蒼龍抓住綁起,打下凡間,又用一座“青龍山”壓住,山口立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寫道:“蒼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凡間的人們紛紛為蒼龍鳴不平,可有什麼辦法呢?向玉皇大帝禱告,也不管用。為了拯救蒼龍,人們到處尋找開花了的金豆。一直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又該春播了,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忽然想:這玉米就是金豆吧!把玉米炒一炒,它們就會爆成花,那不就是金豆開花嗎?這種說法很快傳了開來,于是家家戶戶爆起了玉米花,并在院子裡設案焚香,向玉皇大帝供上開了花的“金豆”。
蒼龍見百姓們用這個辦法救它,也機靈地擡起頭來,向天庭大喊:“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回去!”玉皇大帝派千裡眼向人間一望,果然家家戶戶院裡金豆花開放。沒辦法,隻好傳谕诏蒼龍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從此,為感激蒼龍降甘霖救萬民的獻身精神,民間形成了“春龍節”,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是蒼龍擡頭了,人們就爆玉米花吃,一邊吃一邊念:“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谷豐登。”
後來越發展,二月初二的講究就越多。這天吃的很多東西都與龍挂上了鈎,吃餃子叫吃“龍耳”;吃面條稱作吃“龍須面”,而且龍須面拉得越長越好,因為“龍須長長,吉吉祥祥”;烙的餅謂之“龍皮”,如果在餅上做出些鱗片圖案來,則叫“龍鱗餅”;撈的小米幹飯叫“龍子飯”;吃豬頭肉為吃“龍頭”。
二月初二理發稱為“剃龍頭”。按許多地區的習慣,正月是不能理發的,否則會給舅舅帶來災禍,而到“龍擡頭”的那天再理發,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所以很多人都在二月初二這天“剃龍頭”。
還有很多說法呢!婦女們在二月初二這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擡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這天還要“引龍熏蟲”。老北京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娛蚣沒處藏”的說法。辦法是将過年時祭祀用剩下的蠟燭點着後,燎過房梁、牆壁,這時,将要複蘇的蠍子、蜈蚣等毒蟲被煙熏火燎後,會自動掉下來。龍是鱗蟲之精,這樣,借龍擡頭之威,可使百蟲伏藏,驅病滅瘟。
龍與水的關系非常密切,而水是農民的生活、生産的命脈,既然二月初二“龍擡頭”,在驚蟄的雷聲下,龍也要從藏身的地方鑽出來,躍入水中活動活動筋骨了。所以有些地方的風俗是,這天日出前不可到井裡、河裡打水,也不能到缸裡舀水,怕打上、舀上龍來。為了早晨做飯方便,家家都是頭一天把水缸、鍋、壺都裝滿水。這天還用草灰從井邊一直撒到水缸邊,故意曲曲彎彎作龍狀,稱“引龍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